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ID:28167597

大小:54.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_第1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_第2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_第3页
资源描述: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李海峰(涉县井店一街学校河北涉县056400)1.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能力传统的教育只重视知识教育,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一味追求高分、满堂灌,强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迫使学生走上“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在很大程度上把学生的创造性束缚起来和压制下去。21世纪我们国家要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其他的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国民素质的提高。谁的素质高,谁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将来能够成才的不一定是99分、100分的学生,而是综合能力很强、思维敏捷的学生

2、。这就迫切要求我们转变观念,不仅要传授知识,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而且知道为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做。一切要从学生的学出发,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当学习的教练,做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实践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的指导员。2.创新教学方法,发展创造思维观念更新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以教案为剧木,以教师为主角,以少数学生为配角,以多数学生为群众的课堂演出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

3、新能力,真正使课堂活起来。2.1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创造性思维;主动参与学习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只有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激发思维,发挥潜能,迸发创造火花。要获得如此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就得营造一种主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有利于探索创新的学习情境,形成一种互动发展的学习格式。例如在教学《荷花》一文中,我创设满池荷花盛开情景,引导学生结合朗读课文观赏荷花挨挨挤挤,荷花全开、半开和含苞待放的形态,让学生具体描述。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从多角度描述荷叶的多,按

4、花开的不同程度描述荷花的美,还能概括性地描述满池荷叶荷花的整体美。在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高涨中,学生会进行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描述:如荷花未开、半开、全开的形态各异,以及绿叶红花的相互映衬,不同的学生都会冇不同的语言表达。可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是语文教学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方法。2.2引导学生在主动质疑问难中发展创造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一个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在质问难、讨论争辩中达到“蓦然冋首,恍然大悟”的效果。因此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首先要

5、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每学一篇课文,我都要引导学生课前自学,在预A)时就要求他们提出问题,并在讲读过程中不断启发和鼓励学生质疑的兴趣。调动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带着疑问自己去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积极思维、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好手段。例如在教学《伟大的友谊》这一课吋,一学生质疑:“既然马克思主义是恩格斯和马克思共同创造的,为什么只讲马克思主义,而不称马克思一恩格斯主义呢?”针对该生提的问题,我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指导学生抓住课题《伟大的友谊》这-中心,归纳形成这样一组辩论题:“马克思主义署上恩格斯的名字更能

6、体现伟大的友谊”和“马克思主义不署上恩格斯的名字更能体现伟大的友谊”,引导全班学生进行讨论,我肯定了他们在辩论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伟大的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共冋的奋斗0标基础上的。这样既保护了学生大胆表达看法的积极性,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阅读文章的分析能力。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还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指点发问途径、教给发问方法,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使学生善于提问、勇于质疑和敢于创新。通常可引导学生分析课题提出问题,可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词语提出问题,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重点句段提出问

7、题,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类型特点和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如教《避雨》一课奋这么一句话:“多么有心计的姑娘!”抓住文章这个中心句,可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①“心计”是什么意思?②文中怎样表现她冇心计?③为什么在“心计”前面加上“多么”,有什么用?学生提了问题之后,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0标引导、启发学生阅读课文时,要紧紧抓住中心词语、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独立思考、互相议论和解决问题。经过持之以恒的类似质疑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能得到不断的发展,阅读能力也就能在不断的质疑释疑过程中循序提高。1.改革教学评价,培

8、养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评价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如在某一学生答对问题时,就要求所有的学生用掌声对其表示鼓励,这样很容易将学生的看法统一到老师的认识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认为好的,并不代表所有学生都认为好,要积极培养求异思维,倡导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使学生能相互启发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因此,可以向每个学生能相互启发帮助,实现共同进步。因此,可以向每个学生发三面牌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