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考纲解读

高考政治考纲解读

ID:25400896

大小:302.50 KB

页数:37页

时间:2018-11-20

高考政治考纲解读_第1页
高考政治考纲解读_第2页
高考政治考纲解读_第3页
高考政治考纲解读_第4页
高考政治考纲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考纲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汇报两个方面的内容:1.高考试题怎样考查“四种能力”2.高考试题怎样对知识进行微观、中观、宏观考查第一部分高考试题怎样考查“四种能力”一、认识试题试题的构成:三要素——立意、情景、问题1.立意:即试题确立的主题。怎样看试题的立意呢?要坚持双线索原则。所谓“双线索”,即试题的明线和暗线。明线——事件线:热点事件、热点问题——由试题的情景、问题呈现出来;暗线——主要考四种能力——通过做题、解答来实现对能力的考查。2.情境:立意表达的具体化,将考生引入到回答问题的具体情境中。A.情景的取材:源于事(主干知识与现实热点的结合)B.情景的类型:多

2、样性(按形式分、按内容分)3.设问:试题对考生所需回答内容的具体规定。问题的分类:二、四种能力是什么?试题是如何考查这四种能力的?(一)四种能力是什么?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2.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3、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用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3.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4.论证和探究问题·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

4、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四种能力是完整的思维过程(即解题过程):(二)试题是如何考查这四种能力的?首先,简要看两道高考试题,看试题、看答案是怎样考查这些能力的。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32分)材料二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高投入、高产出、高耗能、高污染的现象。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登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突出位置。(1)分析图8显示的经济信息。(8分)[能力1、2、3]——————————“是什么”(2)结合材料一、

5、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12分)[能力1、2、4]—————————————————————“怎么做”(3)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注意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试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得原理加以说明。(12分)[能力1、2、4]————————“为什么(要这样做)”解析:明线:(事件线、“热点”)试题是如何考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个重大热点问题的。试题的设问,三问层层深入。第(1)问要求回答“是什么”,分析图显示的经济信息,意在说明建

6、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紧迫性。第(2)问要求回答“怎么做”,意在回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企业应该怎样做。第(3)问要求从哲学的高度分析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按规律办事。它实际上是对第二问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为什么要这样做”.暗线:(能力线)本题的三个设问递进式地逐渐深入地考查了这“四种能力”。第一问侧重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二问侧重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问侧重考查论证问题的能力,用哲学道理论证如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能源节约

7、和环境保护的关系。38.(32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表1我国农民收入来源及构成(单位:元/人)年份年收入1.工资性收入占比(%)2.家庭经营纯收入占比(%)3.转移性收入占比(%)4.其它收入占比(%)2001236677232.6146061.7472.0883.784033.91488512.1984.02002247660.12003262291935.0154158.8662.5973.72004293699833.98174659.45772.621163.95注:技术性统计误差由四舍五入造成(1)根据表1简要说明农民收入结构

8、变化的状况。(3分)[能力1、2、3]————“是什么”(2)根据表1所显示的信息,联系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增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经济措施。(7分)[能力1、2、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