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96045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0
《语文阅读教学要走出七大误区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阅读教学要走出七大误区论文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师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的能力并没有改变多少。究其原因,既有教师的阅读教学理念陈旧落后,甚至背离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师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但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的能力并没有改变多少。究其原因,既有教师的阅读教学理念陈旧落后,甚至背离了阅读的本质,也有对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教学新理念理解肤浅,缺乏扎实有效的措施。观念决定出路,阅读教学要摆脱令人尴尬的现状,我认为应该走出七大误区。关键词阅读教学理念;七大误区;语文阅读一、重教
2、师轻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是平等中的首席,不是课堂话语的霸权者,不是知识的权威者、控制者。如今的阅读教学课堂上,老师将嚼碎的知识喂给学生吃的现象减少了,但提前预设好自以为完美无缺的一套方案,然后步步引诱学生入毂,钻入自己圈套的课越来越多;课堂提问多了,但很多问题缺乏思考的深度、广度,只需学生简单地回答“是”还是“不是”;课堂讨论的多了,热闹活跃了,但要么成了少数尖子生的论坛,要么天南海北,散漫无边。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老师的理解(其大部分直接来自教参)稍有偏差,轻则被老师置之不理或耐心指正,重则受到呵斥责骂。其实很多老师也觉得这样做不对,但时间有限,考试要紧,成绩重要。于
3、是启而不发变相的满堂灌式的阅读教学便堂而皇之地有了存在的理由。我觉得阅读教学的要义是将阅读的方法、思维的方法教给学生,要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树立这样的观念,捆住阅读教学手脚的绳索才会被解开。二、重知识轻情感“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历来有两大作用,一曰认识教化,二曰审美熏陶。语文姓什么的问题在新课标中有了一个不偏不倚的结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但审美教育、人文教育在阅读教学中常处于被忽略或遭轻视的尴尬地位。在所有学科中,语文是最富有感情的。有人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为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为不孝,读《五人
4、墓碑记》不哭者为不义。这话有道理。语文的魅力在于其感人至深动人肺腑的情感。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带着学生进入烂漫迷人的情感之海中,掬起一朵朵涌动着生命激情闪耀着人性之光的浪花,穿越时空,与彼时彼地的作者共鸣、共振。据调查,在学生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课中虽然没有语文,但在最不喜欢的课中,语文占第四,这是一个令人伤感的现实。究其原因,都是我们的阅读教学变了味,将“情感”因素丢得太久太远了。三、重分析轻感悟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将诵读感悟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随着西方科学试验法、分析综合法等研究方法的引入,阅读教学也被视为一门纯理性的学科,将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处处强调微言大义、篇篇讲究见微知著。以至有
5、人调侃:恐怕作家本人并没有想到他的作品会有如此深刻的含义、丰富的内蕴、高超的技法。不可否认,读者有再创造的能力,但“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是不会变成“李尔王”的。如今的阅读教学脱离文本、架空分析、肢解内容的教法甚嚣尘上。让学生感悟,就要给学生必要的时间,创设思维的情境,营造浓浓的探究氛围。语文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亲身感悟语文的魅力。四、重课内轻课外大语文观已提出了好几年,但阅读教学只能按教材编排顺序讲授的观念根深蒂固。教材几乎成了语文学习的全部内容,跟教材配套的《语文读本》则少有人问律,更遑论课外阅读、延伸拓展。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6、”。一个只会教课内文章的老师不是一个称职的语文老师,仅仅记住一些语法知识、课文内容的学生也不会有创新的表现,没有课外阅读的师生会患上严重的“贫血症”。课外阅读浩如烟海,教师务必做好筛选、推荐、引导和组织的工作。“开卷未必有益”。最好以教材为基点,作适当的延伸拓展,尽量多搞些专题性阅读、读书汇报会、读书成果展览之类的活动。如果学生有了强烈的读书意识,阅读教学就成功了。五、重内容轻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文和其他学科的不同主要在其语言的魅力。没有了咬文嚼字、推敲玩味的阅读教学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有人说:语文教材不重要,因为高考很少涉及。我觉得这是对高考缺乏正确认识的错误观念。从本质上看,高考语文主
7、要就是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阅读教学的正确流程是:语言——内容——语言,前一个语言是作者创作的,是我们理解文章内容的依据,后一个语言是读者对文章语言的鉴赏评价。语言是出发点和归宿,应贯穿阅读的始终。看看如今的阅读教学课堂,比过去热闹多了,花样增多了,立体感也强多了,但几乎全部的手段都是围绕内容的讲解而设计的,极少有师生共同探讨或老师引领学生品味文中语言的环节;再看看各种版本的高中语文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