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89252
大小:73.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20
《浅谈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 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因其教育对象的复杂性,需要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因此其专业化发展的要求更加强烈。已有研究发现00,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并不尽如人意,表现为:学历层次不高,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有效样本的63.4%;学历专业以非特殊教育为主,学历专业为特殊教育的教师占有效样本的21.8%;专业素质水平一般,其中表现最好的是专业态度,其次为专业知识,水平最差的为专业技能。 教师专业发展应是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和在职教育一体化的终身教育历程和职业生涯发展进程。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作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支持条件,是促
2、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约有40多所高校(不包括民办高校)开设了本科及大专层次的特殊教育专业。毋庸置疑,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是密切影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采用文献法,对北京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见表1)具有代表性的特殊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文本分析。通过对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及课程设置的研究,为我国特殊教师教育及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经验及启示。 一、高等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及其启示 (一)现状及特点分析 培养目标是人们对人才培养的规定和标准的一种思考及认识。一方面,它反映了社会对特殊教育人才的一种需
3、求;另一方面,它又规定了各师资培养机构的人才培养计划、内容、组织与实施。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基本上都从总体目标、素质目标和职业目标分别阐述。 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有以下特点:体培养目标也不同。最主要的差异表现在本科层次1、差异性。差异性在于各高校的定位不同,其总与大专层次之间。如部属本科院校中,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总体目标都是培养创新型的特殊教育人才,这与院校所定位的研究型大学密切相关。而大专院校则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所培养的师资除了要有特殊教育专业知识与素质,还需具备一定的特殊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技能,可以胜任一线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和康复工作。这
4、是与高等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一致,即“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适应基层和生产一线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人才”。2、同一性。各高校的总体目标不同,但素质目标以及职业目标非常相似。各校素质目标大致可总结为:掌握特殊教育理论、基本知识和方法,具有进行特殊教育实际工作、科研、管理的基本能力。职业目标可大致总结为:在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机构从事特殊儿童教育、训练、康复、管理及相关研究工作。这也突出如今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指向一面向基层。3、特殊性与师范性并存。由于特殊教育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和特殊教育活动的复杂性,所以在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上,既强调普通教师教育培
5、养的目标,同时在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方面,还有更高的标准和更复杂、更特殊的要求。培养目标一方面提出了教师教育的共性要求,要求教师具有应有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还注重专业化的发展及特殊教育的专业水平。4、对职业道德的忽视。部分学校强调了特殊教育师资所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对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却只字未提。5、普、特结合。在部分学校的培养方案中,还提出面向普通教育机构培养普通教师的目标,为普通教育机构输送一些具有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师,—方面增大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出口,另一方面也为普教增加特殊教育的元素,利于随班就读学生的培养。6、专业重点倾向性。部分专科院校,在培养中有专业
6、重点倾向,即按照特殊学生的特殊需要来划分专业。这样培养出来的师资具有能满足特殊学生特殊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够在不同类型的特殊教育学校及普通学校的特殊班中承担起相应教学工作。 (二)启示 通过以上分析,给予我们启示如下: 首先,培养目标应该多样化。特殊教育专业不仅要培养面向特殊教育学校的特殊教育教师,而且还应该为普通学校培养随班就读的师资以及资源教师等。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一共有415992名残疾儿童在校接受义务教育,其中,62.41%的残疾儿童正在普通班级或普通学校附设的特教班接受义务教育0。可见,普通学校对特殊教育教师的需求已经不能被忽视,特殊教育师资
7、培养必须为此做出调整。全纳教育改变的不只是特殊儿童的学习环境,也改变了特殊教育教师的工作环境和方式,因此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如需要增强咨询意识与技巧,具备与普通教师合作的能力,能有技巧地帮助特殊儿童融入普通教育环境等。面对目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新挑战,我们应从培养目标入手,与时俱进,培养出能够满足中国特殊教育发展需要的特殊教育人才。 第二,培养目标应该更加偏向实践取向。特殊教育免费师范生这一身份将学生定位在将来的一线特殊教育学校,因此应更加注重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为将来的一线教学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