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

ID:25384037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1页
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2页
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3页
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4页
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古人云:“诗者天地之心,君德之祖,百福之宗,万物之户。”朱光潜同样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开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由此可见,鉴赏诗词不仅增加修养和德行,而且有触类旁通的借鉴功能。作为“诗的国度”,关于古诗词的学习与传承历来为华夏民族所重视、青睐和推崇。在学校教育中,无论何种时代何种版本,古诗词内容及其教学活动总会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苏教版古诗词不仅拥有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而且突破了高中语文的局限性,为教学活动和人文熏陶提供了较为开阔的自主空间。那么,

2、如何开展古诗词板块的有效教学呢?笔者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一、意象教学古典诗词尤其是唐诗宋词,语言凝练、字字珠玑,意蕴含蓄、意境深远,其中包含多类物象和作者的丰富情感,有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无限魅力,能给人传递可观可感、可触可叹的意象。什么是意象呢?简单地说,是指诗词中的客观物象经过创作者个性化的情感活动而创造的一种艺术性形象。它是创作者“情”和“志”的充分结合,也是作品精华灵魂之所在。抓住“意象”开展教学,犹如抓住“牛鼻子”,能够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以欧阳修的《踏莎行》为例:侯馆和溪桥点明了征途,对事件

3、地点做出了描述;还用梅残和柳细说明了时令;同时创设“行人”想象妻子在凭栏远望和盈盈流泪,是写“行人”抛家别妻的愁苦之象。作品中的具体时令与地点是实象所在,行人离愁之情寓于其中则是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尤其末尾一句“行人更在春山外”,是情景一体和主客观世界的充分显现,既是“景”的升华,更是“情”的升华。就是说,从“实景讲解”到“情志分析”到“妙语升华”,不仅有利于对古诗词层层递进式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古诗词的文学素养。二、新意教学在古诗词作品中,意象有些明显,有些则比较模糊。对于意象模糊的诗词作品,可采用“古文新意”

4、教学法。什么是“古文新意”教学法?就是激励并引导学生对意象模糊的古诗词,在尊重作品原意的基础上进行解读与品析,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诗词探究能力。以李商隐的《锦瑟》为例:“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由于诗的内涵意象比较模糊,所以,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来强势取代学生的认知观点,而应当有效地“激励、唤醒、鼓舞”他们凭借自身的实际认知和生活经验,去阅读并“观赏”其中所展现的多彩画面,让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诗词理解。无论观

5、点是否正确合理,只要能顺理成章和自其说,就值得赞赏与肯定。三、比较异同比较异同是古诗词教学中的常用方法。就是把同一作者的不同诗词或者不同作者在背景、风格、手法上相同的诗词放在一起做比较,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艺术修养。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以李清照的《声声慢》和《一剪梅》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就两首词所表达的愁思开展比较阅读:《一剪梅》描绘的是作者早期生活中的相思之情__新婚未久的丈夫离家外出,词人因独居寂寞急切思念而流露出来的离别心情;《声声慢》则是表达了另外一种完

6、全不同的情怀愁思丈夫已逝、国破家亡,旧爱难寻、颠沛流离。再如,同样以项羽为对象,同样以乌江亭为题:王安石从民心向背入手,认为项羽因失去民心而失败;杜牧从用兵角度,批评项羽未能正确地面对失败而乌江自刎;李清照则是从做人气节出发,认为无论生死都要轰轰烈烈,赞扬项羽“生是人杰、死亦鬼雄”。通过比较,能够有效地开启学生古诗词学习的思维。四、古今联系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璀燦明珠和宝贵精神财富,它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一直发挥着陶冶心灵、凝炼人心和熔铸精神的正强化作用。“粗布大褂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之类的名言俗语,

7、都在强调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古诗词文对于丰厚学识、人格修养等具有不容忽视且无可比拟的影响。尤其在民族文化不断遭受冲击的今天,重视和开展古诗词教学与改革,有利于培养青少年成为血肉丰满、情义十足、志气蓬勃的现代公民。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用黑色的字表达灿烂无比的内心”,犹如涅??之凤凰在苦难之后变得更加豁达、潇洒和自如,给人传递“逆境重生、百折不挠”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还有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了立志和向往“抗金复国、为国尽忠”的满腔热忱。古今联系教学,能在潜移默化中把一些优秀精神元素植入学生

8、的内心。这对于普遍具有“90后”“00后”代际特征的青少年来说,难道不是别样的涵养和滋补吗?总之,培养学生的诗词修养,无论就教书还是育人来说,都是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这既符合学生发展的根本需要,也完全顺应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五汛中学(22453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