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译者的主体性论文

浅析译者的主体性论文

ID:25383876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浅析译者的主体性论文_第1页
浅析译者的主体性论文_第2页
浅析译者的主体性论文_第3页
浅析译者的主体性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译者的主体性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译者的主体性论文论文关健词:译者主体性翻译的目的文化意识读者意识论文摘要:本文以王佐良先生翻译ofstudies的译本作为切入点,从翻译的目的、译者的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以及译作与原作的关系等方面具体探讨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和作用。1前言培根的这篇《谈读书》短小隽永,以生动简洁而庄重正式的语言表达作者对读书的种种领悟。文章层次清楚,观点鲜明,文中虽无高亢激昂之词,却于简单平实之间蕴含哲理,引人深思。而王佐良先生充分发挥了译者的主体性,其译文措词得体.freelemory;ifheconferlittle,…”句中的“uc

2、htimeinstud-iesissloth;tousethem…;tomakejudgmentorofascholar.’,译为“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其中‘`scholar’,原意是“学者”,译者把它译为“老学究”,这是中国特有的,它尤指迁腐浅陋的读书人。因此,“学究故态”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自然而然就达到了劝说的目的。因此,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在受动性的制约下,使任何优秀的译作也难免有“不忠”之处。译者总是按自己所意识到的译人语文化需要确定自己的文化议程,决定其翻译选择和翻译

3、策略,并都会在译文中留下其文化价值取向的痕迹。读者意识是译者主体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在译人语文化语境中,同一部作品存在有不同的读者群。不同的读者群对译文的期望各不相同。就OfStudie,来说,在中国就存在着学过英语的、对英国有一定了解、还想进一步了解英国传统文化的读者;也存在只为猎奇、消遣的一般中国读者。从一定程度上讲,翻译是创作,译者就有他的“意向读者”或潜在读者。每位译者在创作过程中,其潜意识中都有一个意向读者群。译者为了充分实现其翻译的价值,使译作在译人语文化语境中得到认同或发挥特定的作用,在翻译过程中,必然铭记

4、其潜在读者的期望与审美取向,从而决定具体的翻译方法。王佐良先生是以想了解英国文化又要具备一定中国古汉语知识的中国读者为对象的。译作体现出揉合中国文化意向的努力。如:"Theirchiefusefordelightisinprivatenessandretiring;forornament,…;andforability.二”介词‘`in”分别译成“……之时”,“……之中’,,“……之际”,既讲究了形式的工整对仗,又避免简单的重复。而词组“独处幽居”、“高谈阔论”用在此处,言简意赅,与“怡情”、“博采”相互辉映、映衬,文

5、字细腻、富有韵律,融有形美、音美、意美之妙。译文表达的内容和形式在译文读者对现实世界了解的知识范围之内,读者就会很好地理解原作,进而欣赏原作,最终使原作通过译作体现出的思想及文化价值为本土文化服务。2.3从译作与原作的关系看译者的主体性原作进人译人语中,除外在语言形态上异化为译人语语言外,更因上文说的译者的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而打上了译人语文化的烙印,负载着译人语时代文化的意蕴,译作虽然与原作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已不再仅仅是原来意义上的译出语国家的文学作品,它同时具有自己独立的生命和价值,成为译人语多元文化中的新成员。《谈

6、读书》被我国的中学课本所收录,并被奉为译作经典。从这方面来讲,好的译文对原作的推广,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译作的生命是译者赋予的,“译者不仅能赋予原作以生命,他们还能决定赋予他们以何种生命,决定如何使他们融人到译人语文学中。’,(Lzfevere,1995)译者主体性决定了译作的审美独立品格和译人语文化特征。译作通过自己的独立价值,强化了原作在译人语文化中的地位。从译作的生命独立性看,译作和原作不是从属关系,而是互文关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译作的受欢迎程度来看,王佐良先生翻译的《谈读书》可以与原作OfStudies相媲美,

7、甚至超过原文。从一译作在译入语中的影响看,它与受其影响的创作文学也构成了互文关系(查明建,2000,..2001),充分说明了译者的创造性,也充分体现了译者的译人语文化意识。3结语从对王佐良翻译的OfStudies分析可以看出,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翻译的目的、译者的文化意识和读者意识,还有其他社会文化因素往往合而对译者产生影响,最终的翻译成品是在这些因素合力作用下,译者创造性创作的结果。但是,强调译者的主体性也并不意味着译者在原作与译作之间、原作者与读者之间,甚至是在两种文化之间没有任何道德的约束,这也是在翻译中要强调

8、译者的主体性的意义所在浒钧,200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