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驱导报中国人为何轻信谣言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人为何轻信谣言

ID:25381254

大小:61.6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20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人为何轻信谣言_第1页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人为何轻信谣言_第2页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人为何轻信谣言_第3页
资源描述: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人为何轻信谣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际先驱导报中国人为何轻信谣言从非典到日本地震,十年来中国人为何容易轻信谣言进而恐慌?饥饿和政治运动之外,公共安全、食品风险、奸商炒作、环境污染、常识匮乏,哪一项都可能带来恐慌性心理。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人的成长史,其实就是一部与恐慌作斗争的历史。    2011年3月中旬,中国人蜂拥买盐成为一大景观。  仅仅是三四天的时间,一场广泛参与的恐慌性抢购就完成了潮起潮落的过程。这次由日本大地震可能引发核污染而引爆的群体性动员,令灾难面前人类的弱势和渺小一览无余。  今天,你买盐了吗?当这样的关切询问从忧心忡忡转化

2、为十足的冷静自嘲,我们忍不住再次发问: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如此恐慌?对未来的末日恐惧,对他者的不信任,抑或仅仅因为常识的欠缺才让我们荒唐地成为跟随者?或许上述因素兼而有之,又或许,还有很多未尽的恐惧,早已成为人类骨子里悲观的基因,遇到合适的风就会破土而出。而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有些无畏的恐慌,能否少些,再少些。  谣“盐”突袭中国背后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邓亚君发自北京  摆在韩女士面前的是一张日本地图。她在图上找了一会儿,又反复在电脑前核对,最后嘟囔着说:“90公里,还是挺近的。”  这是仙台到福岛的大致距离

3、。当时是3月18日,日本9.0级地震引发海啸并进而造成核泄漏事故约一周左右,韩女士的丈夫小彭还滞留在仙台机场。  “还登不上飞机吗?”韩女士很着急。“明天应该可以,没事儿。”小彭一直在网络上安慰妻子,后来催急了,他就教训道:“我学物理的会不懂?你慌什么?”  韩女士没办法不慌。事实上,当比地震、海啸听上去似乎更可怕的核辐射逐渐从福岛上空向周边区域扩散时,离日本1000公里以外的中国人都早已按捺不住焦虑的心情。  谣言拉“BBC”垫背  最早对灾难的猜测,从地震当天即始。  里氏9.0级,日本有史以来的最高震级

4、。一位在日本工作的中国记者把聊天工具签名档改成了“东海大地震前奏?”这是指以日本静冈县南部大海骏河湾为震源的周期性大地震,曾有日本专家预计,如果爆发,有可能造成上万人罹难。  而更多的中国网友则想起了电影《日本沉没》和《2012》中的特效场景,甚至有网友专门找出电影截图和“3·11”日本地震的截屏相互对照。画面上,一样的黑云密布、海浪汹涌。  “更大的灾难即将来临?”“智利地震、盈江地震、日本地震,接下来是……”种种传言和猜测在论坛上比比皆是。  传言很快被与一篇对天文景观“超级月亮”的外媒报道联系起来。英国

5、《每日邮报》3月初报道,今年3月19日,月球到达19年来离地球最近位置,届时会比正常值距离地球更近6700公里。  有网络写手因此断章取义地称,“日本地震可能是由超级月亮引起”,而此后是否还会有更大的灾难?很快,这样的说法在坊间开始四下流传。  与此同时,逐渐恶化的福岛核电站危机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无疑,比起地震、海啸,与核事故紧密相联的“生化危机”更令人恐惧。  “核泄漏”说法的甚嚣尘上大约从3月15日开始。当天,福岛核电站1、2、3号机组均已丧失冷却功能。据广州媒体报道,这时,很多广州市民纷纷接收到了一则

6、据称是来自“BBC新闻”的短信。短信内容告诫人们:日本已经证实核泄漏,所有亚洲国家应该立即采取必要措施……首批污染物质下午4点就会到达菲律宾。此后,北京、西安等地居民也陆续在当天和第二天接收到类似短信。  虽然BBC在15日晚已对谣言做出澄清,但后者借助于手机短信的强大力量早已人尽皆知,相比之下,对事实的说明反而淹没于其他庞杂的信息中。  据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舆情监测中心执行主任朱磊观察,“BBC谣言”的散播,对人们的恐慌情绪产生了重要响。  一夜之间,盐没了  事态的发展开始走向荒诞:几乎是在一夜之间,

7、盐没了。  3月17日下午,家住北京南三环的李女士出门买盐却遭遇尴尬。最后,她终于成功从淘宝网抢购到了最后两袋“台湾统一生机海盐”。“真是贵啊!平时都是30多元一袋,我都舍不得买。”李女士对《国际先驱导报》抱怨说,“我只想做饭吃,哪知无盐可买。”  这一波突然袭来的“抢盐”风波,被学者们视为日本地震引起中国人大恐慌的最高潮。中国盐业总公司事后的调查显示,从3月16日起,浙江省部分地区发生群众集中购盐现象,并迅速向周边省市蔓延,至次日扩散到全国大部分地区。  “想不通啊,怎么会抢盐!”从事化学分析研究的潘先生大

8、惑不解。他理解的抢购思维有两种:一是听闻海水因核辐射受到污染,今后生产的海盐不安全、不能食用;二是所谓含碘物品可以预防核辐射。“但是动脑筋想想就知道,盐中能含多少碘?我们每天能吃多少盐?口味太重还容易诱发疾病,怎么可能靠盐来预防辐射。”  在浙江大学副教授何镇飚看来,“公众对自身安全状况的忧虑、以及相关核知识的匮乏是造成这次非理性抢购的原因所在。”  幸运的是,这出荒诞戏码来得快,去得也快。  中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