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66793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mri在脊椎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MRI在脊椎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作者:王金亮,姚金坤,王桂玲【关键词】脊椎 [摘要]目的:探讨MRI在脊椎转移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3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脊椎转移瘤的MRI表现。结果:脊椎转移瘤常呈多锥体受累、多呈跳跃性分布、胸椎及腰椎多发、受累椎体在T1RI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脊椎;转移瘤;磁共振成像 脊椎转移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MRI较传统X光片及CT而言,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无骨性伪影,可多方位成像,且能敏感的显示骨髓成分,在诊断脊椎转移瘤方面具有特征性表现。本文通过回顾分析一组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脊椎转移
2、瘤的MRI表现,探讨MRI在脊椎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73例,其中男48例,女25例,年龄18岁~88岁,平均年龄56岁。73例脊椎转移瘤原发肿瘤分别是肺癌31例,乳腺癌13例,前列腺癌8例,肝癌6例,鼻咽癌5例,胃癌与直肠癌各2例,其他种类肿瘤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43例为剧痛,21例有感觉及运动障碍。 1.2检查方法使用日立MRP-7000AD0.3T永磁型磁共振扫描仪,颈椎采用颈部专用线圈,胸、腰椎采用正交体部线圈,常规行矢状位T1RI表现 3.2.1分布及特点脊椎转移瘤以胸椎多见,腰椎次之,颈椎及骶椎较少,这
3、与红骨髓的分布有关。受累椎体以多发为主,且呈跳跃性分布。这是脊椎转移瘤具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3.2.2椎体信号改变病变椎体在T1WI均表现为低信号,这是由于骨髓被肿瘤组织替代,T1弛豫时间变长所致。而在T2WI病变信号变化较复杂,根据转移瘤类型不同呈高、低和混杂信号。一般认为[2],溶骨性转移为高信号,成骨性转移为低信号,混杂信号则为混合型转移的表现。 3.2.3附件破坏附件脂肪含量比椎体更多,椎体破坏伴附件受累,约83%[3]是由转移瘤所致,而良性病变一般不累及附件[4],所以附件改变是诊断转移瘤的重要依据。 3.2.3椎体及附件形态改变椎体骨质破坏常伴病理性骨折,呈
4、“楔状”或“盘状”改变。受累椎体附件一般表现为骨质破坏和异常增大。 3.2.4椎旁肿块转移瘤可伴发椎旁肿块,表现为与椎体信号相似的软组织块影与椎体相连,致使椎间孔脂肪变形、脊神经受压、椎旁血管移位或包埋。 3.2.5椎管受累主要表现为压缩椎体后突,椎管壁破坏,椎管变形和硬膜外肿块向椎管内突出。硬膜外脂肪受压变形、消失。蛛网膜下腔受压变窄、闭塞,脊髓受压移位。 3.2.6椎间盘回避现象脊椎转移瘤一般不侵及椎间盘,这是脊椎转移瘤的典型表现[5],可与骨髓瘤、结核等疾病相鉴别。 3.3脊椎转移瘤的MRI诊断价值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脊椎转移瘤的主要方法,常规X线平片分辨率较低,对
5、脊椎转移瘤不敏感,常要到骨质改变至晚期脊柱破坏或发生病理骨折方才被发现。CT检查有了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够显示骨质破坏的椎体、附件及椎旁软组织肿块。但由于脊椎转移瘤在临床表现上缺乏特异性,常常被当作椎间盘疾患而只扫描椎间隙部分,造成漏诊。又由于CT扫描的射线剂量较大,不可能多锥体、大范围扫描,这也容易造成因临床医生定位不准而出现的漏诊。放射性核素扫描虽然敏感,但特异性不高,其他原因引起的核素凝聚(如退形性骨关节病)容易导致假阳性,并且核素扫描的空间分辨率低,无法显示转移瘤所造成的椎体破坏程度。 与上述三种方法相比,MRI在脊椎转移瘤的诊断中有较明显的优越性。首先,MRI可以
6、早期发现病变。这是由于肿瘤进入椎体后,首先浸润骨髓的脂肪组织,发生脂肪替代,同时肿瘤组织游离水含量增加,使得T1RI可多方位、多参数成像且无骨伪影干扰,可克服CT检查方位和成像因素单一以及检查颈胸交界处X光平片显示困难、CT骨伪影严重的弊端。特别是在矢状位大FOV扫描时,可以发现多发的、跳跃性的椎体改变及椎间盘回避现象,而这恰恰是脊椎转移瘤最直接的表现;MRI还能全面显示椎旁肿块、椎管受累及脊髓受压情况,较其他检查方法有独到之处。 诊断脊椎转移瘤应注意与结核、多发骨髓瘤、老年性骨质疏松等相鉴别。脊椎结核常累及相邻椎体,椎间盘破坏,椎间隙变窄,常伴有椎旁脓肿,椎弓根破坏不多见
7、;多发骨髓瘤主要表现为多椎体穿凿样溶骨性破坏,附件累及少见;老年性骨质疏松一般为连续性多锥体压缩性改变,骨折椎体与其他椎体的信号无明显变化,附件无改变。 总之,MRI在诊断脊椎转移瘤方面以其多参数、多序列、多方位扫描的特点,较其他影像学检查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参考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