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当代法学家是如何参与到立法中的

浅析我国当代法学家是如何参与到立法中的

ID:25348730

大小:5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9

浅析我国当代法学家是如何参与到立法中的_第1页
浅析我国当代法学家是如何参与到立法中的_第2页
浅析我国当代法学家是如何参与到立法中的_第3页
浅析我国当代法学家是如何参与到立法中的_第4页
浅析我国当代法学家是如何参与到立法中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当代法学家是如何参与到立法中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我国当代法学家是如何参与到立法中的-->1.法学家概述法学家与法律实务家及其他团体相比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追求,其不断追求法律体系的完善、法律观点的创新、法理结构的合理。法学家是一个相对中立的群体,虽然有不同的情感和价值取向,但相对不会基于单位、行业、阶层的利益而发表有失偏颇的言论。法学家属于知分子群体中的一员,是天生的具有批判性的群体,法学家以专业的眼光审视现行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现实,发现现行法的不足与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法学家在立法中的作用极其巨大。法学家同时也是法律知识的传播者,法学教育的引领者,立法制定的参与者。1.1法学家是法律

2、知识的传播者作为法学知识的传播者,法学家-方面将世界其它国家法学领域的先进经验介绍到中国来;另一方面结合中国自身的情况,立足国情,发展宣传本国优秀的法学传统。法学家宣传法律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一是翻译西方法学著作和法典,二是参与法学杂志的撰稿编辑,三是出版自己的学术著作论文,四是利用大众传媒,网络媒界宣传法律知识进行普法活动。清朝著名法学大家沈家本于1904年5月15円成立修订法律馆,主要翻译和研究东西方各国法律,据光绪三十一年三月二十《删除律例内重法折》记载,修订法律馆"自光绪三十年四月初一开馆以,各国法律之译成者,德意志刑法裁判法,俄

3、罗斯刑法,本现行刑法,改刑法,陆军刑法,海军刑法,刑事诉讼法裁判法,裁判所构成法,刑法义解,校者法兰西刑法。至英、美各国刑法……翻各国法律著作法典上百部。民国时期,由于越来越多的法学家具备了西方法学景,这一期翻译的法学著作逐渐增多,翻译的专业性及深度广度也不断增加,这一时期著名的译著主要有陆鼎揆翻译的《社会法理学原理》,梅仲协翻译的《英宪精义》,黄尊三等翻译的《法律进化论》,史尚宽翻译的《法国民法典》、《瑞士法典》,王宠惠翻译的《德国民法典》等。进入了建国初期,一批优秀的法学家时也是优秀的法律翻译家,如谢怀栻翻译了《德国民事诉讼法》,王名

4、扬翻译了《共产主义的法律理论》,王铁崖翻译了《国际法原理》,陈体强等翻译了《海上国际法》。而当代的中国法学家的翻译著作数量达到了空前的数量,一年出版的法学著作翻译文丛及重译文丛就多达上百部,而这当中绝大多数是由法学家所成的。如邓来翻译了博登海默的《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王笑红翻译了《西方法律思想简史》,沈叔平、苏力翻译了西塞罗的《国家篇、法律篇》,许章润翻译了萨维尼的《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何勤华翻译了《世界法系概览》等。同时,法学杂志也是法学家宣传思想,交流经验的媒介。民国时期创办的法律杂志主要有《法学会杂志》、《法律丛刊》、《

5、法学特刊》、《中华民国法学会会报》、《新法学》等。到了建M初期,各个大学法学院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法学刊物,作为学术交流及宣传法学知识的平台。到了当代,核心法学杂志如《法学家》,《经济法学》等成为了法学家们发表最新观点的前沿,北大,人大等著名的法学院校不光拥有自己专门的法学期刊,同时建立了法学网站,为法学家思想的传播,法律知识的普及增加了更多的途径。1.2法学家是法学教育的引领者清朝是法学教育的开端。1906年,颁布京师法政学堂章程,在课程中加入"法政科",即法律与政治学科,自此使得法律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到当时的教育体系中,法学家沈家本、伍廷芳

6、等同时也是当时著名的法学教育专家。民国时期,当时的司法部长、著名的法学家石志泉,司法行政部参事、法学家许泽新、罗鼎等积极投身于法学教育工作,创办了朝阳大学(今中国政法大学),培养了新式的法律人才,为我国法治体系的构建和法学的发展贡献了力量。新中国成立后,法学家大多就职于各大院校,承担法学的教学工作,传授相关的法律知识,为培养合格的法律专业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北京大学法学院现在共有在职法学教师87人,包括著名的法学专家周旺生、朱苏力、王锡锌等人。人民大学现在共有在职法学教师116人,其中包括著名法学家史际春、朱大旗、王利明等人。中国政法大学

7、共有在职法学教师436人,其中包括著名法学家江平、赵旭东、马怀德等人。当代中国法学家的教育引导作用大多通过编著教材,指导教学,进行讲座学术交流实现。江平教授著有《罗马法教程》、《西方国家民商法概要》、《民法教程》、《公司法教程》等经典的法律教材,成为法学生必学的民商法教材。高铭暄教授是刑法学者,更是一位刑法学教育家,1984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我国刑法学专业第一位博导,从此结束了新中国不能自己培养刑法学博士的历史。在这一年,他招收了自己的第一批博士赵秉志、陈兴良。之后,高铭暄相继培养了姜伟(黑龙江省检察院检察长)、邱兴隆(

8、厦门大学教授,兼任湖南醒龙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智辉(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所长)等博士,截至2008年,共培养了39位博士。史际春、王利明等法学教授经常到全国各地的大中院校开展讲座,进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