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崇拜与东岳泰山神的形成

泰山崇拜与东岳泰山神的形成

ID:25344942

大小:66.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19

泰山崇拜与东岳泰山神的形成_第1页
泰山崇拜与东岳泰山神的形成_第2页
泰山崇拜与东岳泰山神的形成_第3页
泰山崇拜与东岳泰山神的形成_第4页
泰山崇拜与东岳泰山神的形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泰山崇拜与东岳泰山神的形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泰山崇拜与东岳泰山神的形成【内容提要】崇山理念与山岳崇拜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由山岳崇拜发展而成的山岳神灵构成了中国信仰文化的独特现象:五岳崇拜及其巡守、封禅仪典。本文以东岳泰山为研究对象,具体探讨了泰山崇拜的形成、封禅仪典的内涵,尤其是对泰山神的人格化历程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关键词】山岳崇拜/巡守/封禅/泰山神【正文】山岳崇拜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泰山崇拜则可以作为中国山岳崇拜的代表,从多方面窥见中华民族山岳崇拜及其山神信仰的本质。其中,由山岳崇拜所形成的一系列仪式性信仰事象则是民俗学者特

2、别予以关注的内容。    一、山岳崇拜与帝王巡守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曾经指出:“自然是宗教的最初的原始对象,这一点是一切宗教和一切民族的历史所充分证明的。”(注:[德]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山岳崇拜作为自然崇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最初的宗教意识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泰山崇拜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古代先民山岳崇拜的起源,最迟不会晚于以农业为主的仰韶文化时代(距今约六千一百年至四千四百年)。(注:詹鄞鑫.神灵与祭祀[M].南京:江苏

3、古籍出版社,1992.66.)在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便出现有多处对于大山崇拜和祭祀的记载。卜辞中,山神很多,并且出现了数山合祭的现象。(注:参见詹鄞鑫.神灵与祭祀[M].“殷代的山川神”,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67.)周代是我国礼仪制度开始完善的时代,也是对于山岳祭祀礼仪制度化的时期。首先,在周代,人们对于山岳崇拜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认为山川是神灵,倘若不认真祭祀就会带来灾祸:“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注: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祭法第二十三[M].北京:中

4、华书局,2001.670.)“山岳则配天。物莫能两大,陈衰,此其昌乎!”(注: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1775.)“山有朽坏而崩,可若何?国主山川,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注: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1901~1902.)其次,在山川祭祀方面,有了严格的规定,宗周与诸侯祭祀的山川各不相同:“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在其地者。”(注: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王制第五[M].北京:中华书局,2001

5、.173.)周王在名义上拥有天下,而诸侯只拥有自己的领土,因此,周王可以祭祀天下所有的名山大川,诸侯只能祭祀自己领土上的山川。另外,春秋战国时期,在大一统观念的影响下,周人在中央四方九州各选一座名山,称为“五岳”、“九镇”,同时,又选四大川与四方配合,称为“四渎”。不过,五岳作为一种制度的确立还有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直到汉代,五岳制度才成为定制。(注:在《尚书·舜典》中,已有东南西北四岳的记载。对此“四岳”,另有史书记载说,尧时命羲和氏的四个儿子分别管理四岳,羲仲为东岳长官,羲叔为南岳长官,和

6、仲为西岳长官,和叔为北岳长官,此四岳不是山名,而是主管方岳的官吏职称。在《礼记·王制》中出现了五岳的说法,但没有明确说出是哪五座山。《尔雅·释山》对五岳有两种解释: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邵晋涵《尔雅正义》又说:“冀州之霍山,与泰衡华恒嵩高,汉初相承为五岳也;泰华霍恒嵩高,武帝所定之五岳也。”《汉书·郊祀制》载,汉宣帝神爵元年(61年)颁发诏书,确定以东岳泰山、中岳嵩山、南岳天柱山、西岳华山和北岳恒山(河北曲阳)为五岳。至此,五岳制度成为定制。其后,又改湖南的衡

7、山为南岳,隋以后也成定制。明代开始,又把北岳改为今山西浑源的恒山。对于五岳,顾颉刚先生在其《史林杂识》一书(中华书局,1977年)中认为:“四岳者,姜姓之族之原居地,及齐人、戎人东迁而徙其各于中原,是为西周时事,为民族史及地理志上的问题。五岳者,大一统后因四岳之名而扩充之,且平均分配之,视为帝王巡狩所至之地,是为汉武宣时事,为政治史及宗教史上之问题。”)作为五岳之首的泰山,其称呼最初见于《诗经·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莫不率从,鲁侯之功。”(注:十三经

8、注疏·毛诗正义·鲁颂[M].北京:中华书局,1980.671.)这也是最早见诸于典籍中对泰山高耸雄伟感受的记述。在后来的典籍中,泰山还被称作“岱”(岱山、岱宗),如“海、岱惟青州”(注: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禹贡[M].北京:中华书局,1980.147.)、“河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注: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职方氏[M].北京:中华书局,1980.861.)。《说文解字》:“岱,太山也,从山,代声。”(注: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190.)关于泰山崇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