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28431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9
《浅议中国油画的本土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中国油画的本土化浅议中国油画的本土化 油画引.L.入中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不断求索中,中国的油画艺术已经从封闭中得到了解脱,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当时很少有国人理解现代西方绘画是什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眼中的油画就是写实性绘画。但是,依然有一批绘画人向西方现代绘画取经,并逐渐把中国元素融入西方油画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正如鲁迅在20世纪说的那样:外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不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文革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在文化方面,我们对自己的东西都是持否定的态度,对西方则是全盘地接受。整个
2、20世纪80年代,我们都非常没有自信,在美术创作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塑造国家的美术形象、提高中国主流美术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已成为新时期美术演进更为深入也更为深刻的文化使命。新时期美术历史发展的必然,就是在思想动力的驱动下突破和穿越原有的价值观,实现文化突围。 近年来,西方艺术不断更替,艺术边界也不断拓展,各种艺术革新层出不穷,盛行了几百年的架上绘画处在了边缘位置,甚至油画亦已成为落伍的代名词。变化创新成为新的时髦,甚至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跟在国外油画发展路子的后面继续走才会有出路。的确有些人确实在随大流中得到了些许安慰,可
3、是否推进了艺术的前进还是要画个问号的。正如吴冠中所说:水稻杂交、玉米杂交都得高产,一种品种不吸收营养不更新,便会逐渐退化,这是自然规律吧!中西绘画之杂交不是简单的拼凑,应该是嫁接,好比遗传了父母亲各自特点的小孩,他的这种传承不是拿来而是再造。西方绘画的精髓是由西方人的文化、信仰以及他们生活多年形成的对事物的认知综合起来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轻易被改写或模仿的,即使要被他们认可模仿得成功,也就要把西方哲学和他们赖以生存的集体认知也一并搬进绘画。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地域人文各异,很难在心灵深处与另一种文化取得共鸣,即使模仿得惟妙惟肖,
4、也只能成为西方艺术的翻版。当然,作为个人,喜欢什么样的价值认同无足轻重,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名族,照抄其他民族的全部就令人担忧了。油画固然是从西方引进的艺术,但经过在中国民族土壤中百年的吸收融汇,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土壤。它的每个枝、每个叶已经完全散发着中国的气味。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将会影响并受益于中国大地上的每个人。 虽然中国油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甚至会一直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油画交流、融汇,在相互学习和借鉴的过程中求得发展。但中国特色的油画已经形成,不会也不可能再回到全盘照搬的境遇,更不会一直尾随在西方油
5、画的身后缩手缩脚了。中国油画去向的衡量准则已经不再由外国人来评头论足。在当今开放的中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行业都在寻求与国际接轨,力求国际化。但艺术不同于科技与工商业。文化是一个国家精神的象征,艺术文化是民族历史、民族心理、审美情趣,包括民族地域特点在内的世代相传的血脉。在全球经济和各行各业寻求一体化和标准化的当今世界,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随着经济国际化的进程越来越快,艺术也被强行拽进了趋于同化的行列,保持民族特色的艺术文化已经显得尤为重要。百家争鸣才是我们对待艺术的正确途径。 油画家董希文曾认为:油画中国风从绘画
6、风格方面讲,应该是我们油画家的最高目标。要使我们的油画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发出光辉,决不是仅仅把我们油画画得跟西洋画一模一样。即使将来我们的油画形式、技法能够达到欧洲一样的水平,我们也不能以此为满足。我们有我们民族自己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画家应该有中国画家的气质,自己对生活的想法、看法和表现法。由此可见,老一辈画家们早已意识到中国油画家必须走中国特色的道路,而且中国特色油画如今在国际上已具有相当的声誉。 中国美术观不是简单的复古或泥古,而是一种非倒退性的师古,有创造精神,才会有世界文化的斑斓色彩。我们
7、反对文化艺术同化,并不意味着不提倡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与借鉴。我们反对的只是一味跟随外来文化,把外来文化的流行模式和标准当作评价我们自己文化标准的后殖民主义文化心态。发展中国的油画艺术,必须立足于中国文化的基点和社会价值体系,扎根于本国的文化土壤,兼容并蓄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点,继而探索出中国油画自己的发展道路,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有人提出了写意是中国美术的最高境界,并对近60年来中国美术西化的情况进行了批评。而且认为,应该尽快走出中国经济的落后,就是中国文化的落后这一认识论的误区。中国传统绘画具有表现意味和写意性,这和西方
8、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了共鸣。张桐瑀指出,写意画的源头是书法,经过赵孟頫的改造,一直绵延至今,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写意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艺术美学的精髓和源泉,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它基于中国人看待宇宙中形与色的基本观点,以求得人的心灵与精神上的共鸣和满足为依据,以笔墨造化为最高价值。将意象转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