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浅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ID:25319738

大小:47.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浅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_第1页
浅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_第2页
浅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_第3页
浅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一直以来就对中国文化传统充满了兴趣,然而在我们读大学之前根本很少在课堂上接触这些东西。所幸自己从小农村长大,接触了不少传统文化习俗。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丢失了很多传统的东西,很多好的传统和有重要意义的习俗都已经随着时间而流逝了。如今很高兴自己可以在大学接触到《中国传统文化》这门课程,不仅是因为自己可以继续培养自己的兴趣而开心,更开心的是感觉大学有这门课程就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将不会出现断层。   在学习这门课程以前,初中高中的课本上学习了不少文言文,也对传统的理论知识有所涉猎,其实光唐诗宋

2、词已经给予了我们相当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也读过《战国策》《左氏春秋》《国语》等先秦散文。来大学了后在图书馆也看过南怀谨先生评论的《周易》《论语》《孟子》,感触很深刻,大一选修了《诗经》导读课程。这都缘于我自己的兴趣。从小就是个历史迷,尤其是对自己祖国几千年的历史十分投入。当然回顾我国的历史有自豪也有义愤更有愤怒过。其实现在的社会来说,学习历史好象除了当老师做学者以外就没什么用途了,但自己感觉真正有能力的人历史知识应该是非常丰富的,因为历史是一面镜子是经验是教训。而现在物欲横流,当代中国很少关注自己的历史了,就如莫个明星看

3、了《满江红》词以后竟然对助理说,让他找岳飞给她写歌词,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还有韩国将中国的端午节申请成为自己的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的事件都是对我泱泱华夏的当头棒喝!为什么自己的东西都让别人占为己有了?为什么自己的东西却是别人在世界发扬光大?为什么中国人自己丢失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呢?我想这里还是有政府的责任和教育事业的拿来主义片面导致的。   现在我谈谈我个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想,当然我自己也属于片面的思想。中华民族创造出来的思想成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颠峰。个人最喜爱的是先秦时期,事实上中国人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也在这里,无数朴素的

4、思想交织出智慧的火花,真的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对我们来说,比较有名点的孔孟,老庄,墨翟,荀况韩非李斯一脉,他们的思想既对立又有相容,真要研究要下工夫,篇幅就更不提了。孔孟是儒家的代表,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之深远不言而喻,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实为安身立命之根本。古有云: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说的是孔子带大家从野蛮进入文明。他的落脚点,在于人的自身道德修养,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的温和上。这也是他的理论被后世推崇及统治阶级利用的最重要的原因。  老庄则为道家代表,这也是对中国人影响极其深远的思想,请原谅我使用相同的词

5、语我实在找不到别的了。通常道家被认为是消极避世思想,从道德经到逍遥游,从无为而治到另眼看世界,为人们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归宿,解脱这也是道家被看做宗教的原因。庄子有朴素的唯物思想。法家代表荀况韩非李斯一脉,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主张以法行天下,约束人的思想行为。法家的观点是以人性本恶为出发点的,认为人的恶行是先天的,只有靠后天的法来约束规范,所以这个理论在乱世是比较吃香的,也有效果的。而儒家的性本善论,从结果来看,似乎有点唯心。事实上,人的性格有一点先天的因素,但无所谓好坏,重要的是环境。法家的思想似乎更切实际一点,是因

6、为它不能肯定就否定掉了,以怀疑一切的眼光来处世是不是够冷?  墨家的鼻祖就是个手工业者,看问题自然有唯物的因素在里面,他强调的是眼见为实,人力论,这就是所谓认识论方面的成就。而治世,则有兼爱非攻思想,提倡平等互利,相与为善。按今天的观点,这是不是又有点唯心。再回到那个历史背景下,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多的思想流派,皆因一个问题人世间的纷争。那时候的中华大地,就是一个小的世界,现在存在的各种矛盾,国家、种族、地域、阶级、制度......那时候都有,产生如此多的思想名家不奇怪。  最终秦因势利导(秦的构成和历史就有野蛮传统),取

7、法家之说,统一了天下。秦的成功还得益于很多客观的条件,不多说了,又是一篇。而仅仅过了一二十年,就被推翻了,这里面也有很多客观的因素,也不多说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是法制不被好老庄的楚人所接受认同,在他们眼里,这是暴政。但毕竟结束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焚书坑儒开了风气之先,以至于有学者认为中华文明历史性地错过了一个发展自然科学的环境,曾经有多么接近的哲学基础,自那以后,中国再也没有过。汉董仲舒以后,儒家号令天下,其间虽有反复,甚至有异族的侵略,这棵大旗再也没倒过。  总结一下历史,乱世用重典,治世尊儒家。从结果上看,统

8、治阶级利用儒家思想来弱化人们的反抗精神,做顺民,有自觉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御用文人把儒家思想修修补补。汉唐盛世以后,自宋以来重文轻武(思想上升上升又上升,发挥到极至),国家积弱(政治经济文化却很强),每被乱世所扰,每被入侵,植根于中华大地的儒家文化是那样的顽强,或能复兴,或能同化,总是屹立不倒,直到近代西方文明入侵。    西方文明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