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319239
大小:62.18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11-19
《[心理学]考试要点精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常用的方式?释义、中断、情感的反射作用、引导。2、摄入性会谈注意事项:1.态度保持中性。2.提问避免失误。3.绝不讲题外话。4.不以指责性语言阻止求助者谈话。5: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结论。6.诚恳结束会谈:3、心理咨询的效果通过何种机制起作用?(1)宣泄疏导求助者的感情而缓解情绪压力;(2)鼓励求助者倾诉内心痛苦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3)探寻求助者的潜意识并使求助者领悟;(4)协助求助者改进认知结构,学会合理思维;(5)通过学习与训练来建立积极、有效的行为模式;(6)帮助求助者排除心理行为障碍,促进自然复愈与成长等。4、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2、(1)咨询关系是指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任何心理咨询学派的理论与方法,都必须以良好的咨询关系为平台,所以,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2)咨询关系的建立受到咨询师与求助者的双重影响。就求助者而言,其咨询动机、合作态度、期望程度、自我觉察水平、行为方式以及对咨询师的反应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咨询关系。就咨询师而言,其咨询态度对咨询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更为重要的影响。(3)强调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等咨询态度的重要性.5、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如下:1.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1)在开始1次或几次咨询后进行评估;(2)在咨询结束前评估;(3)
3、在咨询后追踪复查时评估。2.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方法:(1)对照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的结果进行评估;(2)根据该求助者自我报告进行评估;(3)根据该求助者家人、朋友、同事的报告进行评估;(4)根据该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的改变程度进行评估;(5)根据咨询师对该求助者各方面的观察进行评估。6、咨询效果评估的维度:(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2)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改变的客观现实。(3)求助者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朋友、同事对求助者改善状况的评定,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4)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试结果的比较。(5)咨询师的评定。7、咨询方案包括哪些内容咨询方案应由双方在相互尊重、
4、平等的气氛中共同商定。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内容:1、咨询目标:应该符合咨询目标有效性的七个要素。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3、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4、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6、咨询的费用: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7、其它问题及有关说明:有特殊情况,应具体说明。商定的心理咨询方案不是不变的,他可以随着咨询的进程而有所调整。8、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方案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2.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接受的及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
5、3.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4.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5.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6.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7.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九疗法:1、阳性强化法1、适应症:认知偏差、负性情绪、情感障碍。2、操作步骤:(1)明确治疗靶目标、(2)监控靶行为、(3)设计新行为结果、(4)实施强化。3、基本原理:操作条件反射①以奖励为手段建立某种行为,以惩罚为手段消除某种行为。②以阳性强化为主,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淡化异常行为。2、合理情绪疗法1、适应症:认知偏差、焦虑抑郁、行为不良
6、。2、理论来源:(1)艾理斯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创立的一种认知疗法。(2)认知取向治疗方法,也强调认知、情绪和行为整合。(3)合理情绪疗法接受了许多社会学习理论观点和技术,也经常使用一些行为治疗方法。3、治疗原理:(1)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解决情绪和行为问题。(2)核心是ABC理论: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引起,而是由个体对事件评价造成。①A代表诱发事件;②B代表信念,即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③C代表继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4、治疗程序:心理诊断阶段、领悟阶段、修通阶段、再教育阶段。(1)心理诊断
7、阶段:咨询师根据ABC理论对求助者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找出ABC之间关系。(2)领悟阶段:咨询师需要帮助求助者达到三种领悟:①使求助者认识到信念引起了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②引发心理问题是自己认知评价,求助者应对自己情绪行为反应负责。③只有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求助者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3)修通阶段:运用多种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非理性观念,代之以合理信念,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①与不合理信念辩论:咨询师可用黄金规则反驳求助者对别人和周围环境绝对化要求。(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