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潮涌动下的东方诗风

西潮涌动下的东方诗风

ID:25295401

大小:67.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19

西潮涌动下的东方诗风_第1页
西潮涌动下的东方诗风_第2页
西潮涌动下的东方诗风_第3页
西潮涌动下的东方诗风_第4页
西潮涌动下的东方诗风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潮涌动下的东方诗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潮涌动下的东方诗风内容提要:根据五四前后主要文学期刊上的译诗统计结果,本文首先证明了五四时期东方诗歌的翻译压倒了西方诗歌,与时人“翻译西书”的浪潮形成了逆现象;在此基础上从时代精神的诉求、民族审美期待和新诗文体建构等方面分析了东方诗风盛行的内部原因;最后从西方的东方热现象入手探讨了东方诗风的盛行在本质上依然是西潮涌动。    五四是一个西潮涌动的年代,外国的社会学和文学著作伴随着“民主”与“科学”的时代精神被大量翻译介绍到中国,西方文化“逐渐敷布东土,犹之长江、黄河之水,朝宗于海,自西东流,昼夜不息,使东方固有文化,日趋式微,而代以欧洲文化。”伴随着这股强大西潮的涌入,英

2、国、德国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诗歌也通过翻译进入普通人的阅读视野,新青年社对英美诗歌的翻译,文学研究会对东欧弱小民族诗歌的翻译,创造社对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翻译均标示出中国新诗坛对西方诗歌明显的趋鹜。几乎没有人会怀疑五四译诗主要取材于西方诗歌并顺应了这一时期的西化语境。然而,笔者通过对该时期主要的文学刊物如《新青年》、《小说月报》和《创造季刊》(包括《创造周报》、《创造日》和《洪水》)等发表的译诗进行统计,发现五四时期翻译的东方诗歌的数量远远超过了西方诗歌,与人们的预想和时代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一种逆现象。为什么在五四这样一个西潮涌动的年代,诗歌翻译界却劲吹东方诗风呢?    一  

3、  为了证明五四诗歌翻译逆现象的存在,我们有必要对该时期译诗的数量和国别进行统计。文学报刊或文学社团的繁荣是文艺繁荣的表征,我们因此可以将五四前后主要文学刊物上的译诗作为参照对象,在线性的时间递进中清晰地勾勒出译诗的国别归属。因此,下面以1915-1921年的《新青年》杂志,1921-1931年前后的《小说月报》,1921-1929年的创造社刊物为纵向的主线,以呈现出五四时期东方诗歌的翻译热潮。  首先来看《新青年》上的译诗:《新青年》在第一卷上登载了陈独秀翻译的外国诗歌,成为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译介外国诗歌的核心杂志之一,“《新青年》虽不是纯文学杂志,但其文学色彩相当浓厚,而

4、且十分重视翻译,译文占总字数的约四分之一;而在翻译作品中,文学作品的分量又占了一半以上。在第四卷里,翻译文学更是达总量的近90%左右。《新青年》不仅翻译了大量的外国诗歌,还形成了自己的译诗特色——注重翻译那些与时代和社会现实结合紧密的诗作,对中国新诗和社会思潮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可以将《新青年》杂志上的译诗作统计(见图表一)。    文学研究会是对中国翻译文学贡献最大的社团之一,他们以《小说月报*为中心,翻译介绍了大量的外国诗歌作品。无论从译诗的数量还是从质量上讲,《小说月报》都超越了《新青年》,淋漓地显示了五四时期的译诗热潮。文学研究会创办的其他刊物(比如《文学周

5、报》、《诗》)中也有许多译诗。本文仅就《小说月报》上的译诗而论,我们可以用(见图表二)表格进行统计。  由留日学生组成的创造社在思想上具有浪漫主义的激进色彩,他们以《创造季刊》、《创造月刊》和《创造周报》等为阵地,对世界文学中的新思潮和流派的作品“情有独钟”,比如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未来派、表现派等,他们的译诗和译诗观念是五四诗歌翻译热潮中绽放出的绮丽之花。为便于论述,我们制作了三张统计图表。  通过以上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新青年》上翻译发表了日本、印度和波斯等东方国家的57首诗歌,《小说月报》上翻译发表了印度、日本、阿富汗和波斯等东方国家的160首诗歌,《创造季刊》及创

6、造社的其他刊物上翻译发表了波斯和日本的105首诗歌,总计翻译发表东方诗歌322首。五四前后三个主要刊物发表的译诗有513首,东方诗歌所占的比重是63%,远远超过了西方诗歌的翻译总量,充分说明了在“别求新声”于西方的五四时期,强大的东方诗风却漫卷了整个译坛。    二    为什么人们会翻译大量的东方诗歌昵?首先还是中国诗坛的内在需要决定了翻译东方诗歌的盛行,这些诗歌一方面应和了五四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也对建构中国新诗的形式起到了积极的促动作用。  首先从新文学发展的角度来讲,东方诗歌翻译热潮的兴起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五四时期提倡人道主义和博爱精

7、神,泰戈尔“爱的哲学”很快便迎合了人们的心理和时代需求。再以波斯诗歌的翻译而言,鲁拜诗的情感特质符合五四时期的时代精神,莪默伽亚谟的四行诗除了在形式上与中国古诗具有相似性之外,其内容也有显著特色——富含哲理性和反抗精神。莪默伽亚谟的诗作“表达了他对神学理论、宗教的怀疑,否认有天堂、地域的存在;对统治阶级的暴行和社会罪恶采取批判揭露的态度;表现了他的先进社会思想和对人生意义的沉思与探求”。这种情感内容正好契合了五四时期青年人对自我人生和社会未来的思考,于是很多诗人都积极地翻译、介绍或探讨鲁拜诗,从而在中国新诗界掀起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