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作业岳麓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作业岳麓版必修1

ID:25295146

大小:2.76 M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作业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作业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作业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作业岳麓版必修1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5课辛亥革命作业岳麓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自我小测1下列各项属于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内容的是(  )A.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推翻清政府B.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国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D.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向地主收买土地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的思想分歧是(  )①以什么手段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②将来采用什么样的国家体制 ③是否向西方学习 ④是否结束君主专制制度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3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出现时,当地政府的主要领导人是(  )十八星旗飘扬在湖北军政府A.中国同盟会会员B.中国国民党党员C.旧军阀D.立宪党人4《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

2、质意义在于(  )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D.中华民国代表人民的利益5章太炎说:“长素(康有为)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刀得耶?即知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权。……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材料说明(  )①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 ②章太炎主张革命 ③康有为认为立宪可经改良实现 ④章太炎认为立宪也须流血斗争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③④6我们认定中国同盟会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主要依据不包括(  )A.以革命团体联合为基础B.提出了政治纲领C.具有资产

3、阶级革命性质D.推举了公认领袖7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8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9下图是1912年1月在浙江杭州出现的一幕情景。它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辛亥革命取得彻底胜利C.袁世

4、凯就任临时大总统D.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甲日满退,乙日拥公,东南诸方,一致通过。——张謇给袁世凯的密电材料二 1911年2月20日,南北和谈双方签署草约五条,主要内容为确定共和政体;优待清皇室;先推覆清政府者为大总统。——钱基博《辛亥南北议和别记》材料三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精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孙中山《大总统誓词》                                      掩饰真理是卑鄙,因害怕真理而撒

5、谎是怯懦。——奥格辽夫请完成:(1)结合材料一、二,解释孙中山在《大总统誓词》中承诺“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的原因。(2)材料三中,孙中山提出解职的条件是什么?(3)分析材料一、三,孙中山与张謇在对待袁世凯的态度上有何不同?11.1912年2月,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的《中华民国国歌》:“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谈谈你对《中华民国国歌》的理解。参考答案1解析:A项属于民族主义,B项属于民权主义,C项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D项是民生主义的内容,民生主义的核心问题是土地问题。答案:D2

6、解析:革命派主张以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政体;而改良派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他们都主张学习西方,都要求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答案:C3解析:武昌起义胜利后,建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黎元洪是当时湖北新军的高级军官,并不是革命党人,也不属于立宪派。答案:C4解析:题干选取的材料说明的是主权归属问题。明确规定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实质意义就是强调主权不属于君主,也就是“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答案:B5解析:康有为以为“而其事卒不可就”,即革命不可取之意。章太炎则认为“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主张革命,用英、奥、德、意等国的例子证明革命的价值。由此分析可以得到①②③④都是符合

7、材料的,都是正确的。答案:A6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同盟会的全面认识。首先可根据教材知识判定A、B、C、D四项都符合史实;其次,联系政治课中政党的含义,可知政党必须具备政治纲领、公认领袖等,A项不是政党的一般特征。答案:A7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武昌……革命党所据”“新军……相应”“万恶政府……推倒”。与上述信息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武昌起义。答案:B8解析:本题属于因果关系选择题,实质考查辛亥革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