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托品酰胺与阿托品两种睫状肌麻痹剂验光效果的比较

复方托品酰胺与阿托品两种睫状肌麻痹剂验光效果的比较

ID:25274321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复方托品酰胺与阿托品两种睫状肌麻痹剂验光效果的比较_第1页
复方托品酰胺与阿托品两种睫状肌麻痹剂验光效果的比较_第2页
复方托品酰胺与阿托品两种睫状肌麻痹剂验光效果的比较_第3页
复方托品酰胺与阿托品两种睫状肌麻痹剂验光效果的比较_第4页
复方托品酰胺与阿托品两种睫状肌麻痹剂验光效果的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方托品酰胺与阿托品两种睫状肌麻痹剂验光效果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复方托品酰胺与阿托品两种睫状肌麻痹剂验光效果的比较论文摘要:屈光不正是影响视力最常见的原因。戴镜娇正屈光不正是提高视力的主要手段。在我国,通常采用药物麻痹状肌后检影验光,睫状肌功能愎后,主观验光的方法来决定矮正度。睫状肌麻痹剂的功能是放松调节,消除调节对屈光度的影响,同时该药物还具有散大瞳孔的作用,有利于影动的观察。复方托品酰胺与阿托品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睫状肌麻痹剂,临床上通常对7岁以下的儿童使用阿托品,7岁至14岁使用后吗托品;14岁以上使用复方托品酰胺。为了探讨在儿童使用复方托品酰胺的可能性,我们对134例267眼进行了前瞻性的对照研究。1997年1月至1

2、997年9月在我院屈光专科门诊就诊的10岁以下近视以及远视儿童,排除伴有眼部器质性疾病的病例,被列入研究对象。为统计方便,未包括混合散光病例。用复方托品酰胺眼药水点眼4次,并压迫泪囊一分钟,每次间隔5分钟,45分钟后用点状检影镜检影,获得屈光度及矫正视力。正文:屈光不正是影响视力最常见的原因。戴镜矫正屈光不正是提高视力的主要手段。在我国,通常采用药物麻痹睫状肌后检影验光,睫状肌功能恢复后,主观验光的方法来决定矫正度。睫状肌麻痹剂的功能是放松调节,消除调节对屈光度的影响,同时该药物还具有散大瞳孔的作用,有利于影动的观察、复方托品酰胺与阿托品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睫状

3、肌麻痹剂,临床上通常对7岁以下的儿童使用阿托品,7岁至14岁使用后呜托品;14岁以上使用复方托品酰胺.为了探讨在儿童使用复方托品酚胺的可能性,我们对134例267断进行了前瞻性的对照研究。1997年1月至1997年9月在我院屈光专科门诊就诊的10岁以下近视以及远视儿童,排除伴有眼部器质性疾病的病例,被列入研究对象。为统计方便,未包括混合激光病例。用复方托品酰肢服药水点眼4次,并压迫泪囊一分钟,每次间隔5分钟;45分钟后用点状检影镜检影,获得屈光度及矫正视力。24小时后复查,根据近视以及远视的配镜原则给出配镜屈光度并查出矫正视力。在获得以上结果后,给予1%阿托品

4、点眼,将眼膏涂入被检查者结膜囊内,每天一次·连续3天,第4天用点状检影镜检影.获得屈光度以及矫正视力。3周后根据近视以及远视的配镜原则给出配镜屈光度。采用配对T检验、方差分析的方法对使用两种睫状肌麻痹剂后检影验光的屈光度及其矫正视力、睫状肌功能恢复后的配镜屈光度及其矫正视力进行统计学分析.由中山医科大学统计学教研组协助完成。对散光度采用等效球镜的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远视组共116人232眼,男56人,女60人;年龄4~10岁,平均5.88岁。眼位正常169眼,内斜33眼,外斜25眼,垂直斜5眼。弱视113眼,单纯性远视28眼,夏性远视散光104眼;棵眼视力0.

5、15~1.0,平均0.426。近视组共18人35眼,男13,女5;年龄5~8岁,平均618岁;眼位正常25%眼,外斜10眼;弱视4眼;单纯性近视1眼,复性近视散光34眼;裸眼视力0.O8~0.5,平均0.242。使用两种睫状肌麻痹剂检影验光屈光度及其矫正视力、睫状肌功能恢复后的配镜屈光度及其矫正视力的配对T检验见表3。(表略)使用两种睫状肌麻痹剂后检影验光屈光度的差别与眼位关系的方差分析见表4。(略)讨论:睫状肌收缩可以导致眼的调节。为了追求更精确的验光,在验光之前,常给被测者点用随状肌麻痹剂,以消除调节对屈光检查的干扰。临床上,眼的调节不可能完全被睫状肌麻痹

6、剂所松弛,一般会有残余调节存在。睫状肌麻痹剂属抗胆碱类药物,包括阿托品、复万托品酰胺、后吗托品、环戊苯胺酯及东莨菪碱。最常用的药物是阿托品与复方托品酸胺。阿托品是作用效能最强的睫状肌痹刑,但达到作用峰值及作用完全消失的时间也最长。1%阿托品每天点3次,连续3天,在32小时后才达到作用的峰值。面全部作用消失则需要1O~14日。在药效作用期间,眼睛近读困难,畏光、并伴有视疲劳。高浓度的阿托品局部与眼可造成全身皮肤潮红、皮疹、红斑、口干。心悸等副作用,严重者可出现中毒症状。将眼药水改为眼药膏可减少毒作用,但不能完全避免。由于药物作用时间长,因此从验光到配镜需要3周.

7、复方托品酞胺的睫状肌麻痹作用次于阿托品,但达到峰值以及作用完全消失的时间最短,点眼2次,间隔5分钟,20分钟后达到最大作用,而全部作用消失只需要4~6小时。局部应用,无明显副作用,从验光到配镜24小时内可以完成。考虑到儿童的调节力强这一事实,临床甚至14岁以下的儿童用阿托品麻痹睫状肌鉴于阿托品的作用时间长.伴有局部及全2等不利因素,我们试图在儿童甲复方托品酰托品放讼调节。本实验结果发现,无论远视或近视,阿调节的能力均强于夏、托品酰胺(P<0.05相差0.39D,近视眼相差0.19D。但无论远视睫状肌功能恢复后,所给予的配镜屈光度几。视眼相差0.005D(P>0

8、.05),近视眼相差(P>0·O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