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270947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论文..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本文对中等职业学校改革计算机教学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改革。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工作的战略方向。本世纪将以快速高效的传播和利用信息资源为基本特征,计算机是信息传输的支柱载体,它的应用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现代科研、教育、生产和生活等各个领域1。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的地位必须加强..,尤其是像我们这些地处小城市的中等职业学校更应引起重视,应该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作为当地现代教育的窗口,
2、成为计算机培训中心并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计算机学习现状目前,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在第1学期开设计算机课程。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中面临一些困难:第一,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给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一定难度;第二,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普遍较差,没有一定的学习目标,对书本知识特别是理论知识不感兴趣,只会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不能举一反三,创新意识不强。所以,计算机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自觉学习,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2。二、理清教学思路,培养操作型人才目前,不少职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教学过
3、程中过分强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培训考核,而不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3。我国的教育体制往往重视理论轻实践,死记硬背的东西较多;学习实际操作的知识,也就学些基础,不深入下去。就拿一级B来说吧,考证时有许多知识需要背记,学会了WORD的基本操作,叫他设计一张小报,他可能不一定会设计。如果我们学会了WORD的基本操作,下个学期再增加一节设计课,那么他会把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全面更实用。同样EXCEL也是非常实用的办公软件,但我们的教学也只是停留在解决考试问题上,一套套地做练习题,认为题目会做了,考的分数高了就认为他学得很好。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灵活运用。教师应该
4、花更多的时间在出提高题、更多的应用题上,只有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受欢迎。这些则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劳动和就业管理部门认真思考,面对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考订、考评方案,给教师留出自主的空间,以正确引导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型工人。三、建立开放型的实验室,充分保证学生的上机时间由于计算机课程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所以学校应尽最大可能补充和更新计算机设备,严格管理,提高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时间,在节假日或其它没有安排教学任务时对学生有偿开放。这样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为他们走上社会很快地适应工作奠定良好的
5、基础。四、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来引导课堂的多项互动课堂的组织形式服务于课堂任务,有什么课堂任务就要有什么样的课堂组织形式。美国的课堂研究专家提出了课堂的三类"任务结构",即个人性的、合作性的和竞争性的。就此,依据职专学生现处的学情,分层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采用了"同层集中式"和"混层协作式"。"同层集中式"就是教师按A、B、C三个层次,把同一层次的学生集中排座,并分成4-5人的学习小组,这样便于同层次的学生共同讨论本层次难度的问题和完成本层次的学习任务。"混层协作式"就是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混合编成4-5人的多个学习小组,挑选一名A层学生担任学习组长,带领成员共同学
6、习。在学习过程中,A层学生乐于帮助C层同学,C层学生也乐得学习,互动的气氛和谐有序。五、提高教师能力,鼓励教师下厂锻炼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虽然也重视和强调教师的继续教育,但大多停留在公共教育理论的学习上,而且多偏重于表面形式,没有针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要求和具体措施。计算机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要使计算机教师跟上行业发展的趋势,必须要求其不断地自学或下企业锻炼或到高等院校深造充实自己,从而及时了解行业的情况及时掌握应有的技能能力。计算机教师要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应用性高素质人才,自己就必先有新
7、的教学理念并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扩大自己的专业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具有针对性,而让学生真正掌握最新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从而提高他们就业的针对性和稳定性,真正为社会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人才。21世纪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面临着发展和创新的机遇。计算机教学知识面广,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需要我们不断创新,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高素质的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人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