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267645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9
《让人欢喜,让人忧——对多媒体教学现状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让人欢喜,让人忧——对多媒体教学现状的思考程爱梅江西省分宜中学内容摘要:近年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手段,在课堂教学运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但作为一门新兴技术,尚有许多不完善,不成熟之处。实际运用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广大教育工献计献策,“多支妙招”。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问题、对策教师、学生、教材、媒体是课堂教学的四要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利用媒体创设的情境进行学习,又通过媒体向教师反馈学习信息,实现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达成教学目标。可见,教学媒体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又是学生的认知工
2、具。它是一种知识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的运用就是为了更有效,更快捷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它以图文并茂、声像具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给学生以多样化的刺激,大大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的媒体限制。它大大增加了课堂信息容量,拓宽了视野,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繁荣了课堂教学、发展了学生素质。这也正是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青睐的重要原因所在。但是多媒体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现代教育技术,还处在发展阶段,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更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为了它
3、的成长而见仁见智。本文我想谈谈我在接触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及引发的一些感想。一、当前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不成熟首先:现行的成品多媒体课件往往存在很大不足。一是课件的设计者还受传统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影响。大都把学生作为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往往使单向传播知识的课件成为课件设计的主要方式。未能有效发挥多媒体的功能。二是成品课件往往是根据设计者个人的意愿、目的来设计的,就算是有名的特级教师设计的也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的教学环境。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况。同一课件很难被不同的教师应用于各自不同的教学情况中。再加上管理上缺乏必要的组织、协调,因此许多课件在用过一次后就被束之高阁,形成一方面课件数量
4、的增加带来管理上的压力,更一方面教师又很难从中找到可以用得上的课件的矛盾局面。这无疑造成了人力、财力、物力上的巨大浪费。三是课件成品后,不可修改。固化了教学内容和策略,甚至固化了知识表达呈现的方式和顺序,这样无疑是以程序教学来代替课堂教学。学生只能按特定的流程、模式,完成特定内容的学习,很少能够获得特定目标之外的其他知识,限制了课外学习,也限制了师生之间直接的感情交流。其次: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也差强人意。由于教师大多未接受过这种专门的技术培训,而且有的学校硬件、软件资源也相对缺乏。正是由于制作能力和条件的限制,教师原来想达到的设计效果难以实现,只好转而求其次。这样无疑会降低课件的效果
5、和质量。另外,由于大多数教师未能掌握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技术,只好依赖于专职课件开发人员。而课件的制与设计者、使用者之间往往存在学科差别,两者又缺乏必要的交流与协作,致使开发的课件达不到设计者所预期的效果,甚至脱离教学实际,影响了课件使用的价值,降低了课件的使用率。二、当前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一)过高估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和教学效果。表现在有的教师为追新求异,滥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管什么内容都用多媒体教学。事实上并不是所有学习内容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都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否要用多媒体教学应该看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不能一味为追求形式,而忽略学习的对象和主体。那其实是
6、舍本求末的作法。另外,有的教师一节多媒体课上,播放几十张电子幻灯、图片、图像。学生只能走马观灯式的观看一个个画面,根本没有消化、理解的机会。结果是表面上看上去生动、热闹,而实质上学生并无收获,华而不实。这其实是过去“满堂灌”课堂模式的翻版,只不过由过去的“人灌”模式变成了“机灌”模式下“满堂放”。多媒体技术是实现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手段,不应仅仅为了追求教学中的声音、图像、色彩等刺激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这自然与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初衷背道而驰了。所以在实际运用中一定要把握适度(即适当、适时、适量)的原则,过犹不及。(二)重机器、轻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被忽略
7、。有些教师在开展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强调用程序教学代替课堂教学。表面上看这种流程学习似乎很符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过程。但实质上是把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降低成了一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机械活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让位于多媒体机器。教师只是充当了一个多媒体机器的操,充当多媒体课件的解说员和旁白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更强调“机器与学生”的关系,而忽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人为地割裂了教师和学生之间情感交流,限制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再加上有些教师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