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移性肝肿瘤的超声诊断论文

浅谈转移性肝肿瘤的超声诊断论文

ID:25244030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浅谈转移性肝肿瘤的超声诊断论文_第1页
浅谈转移性肝肿瘤的超声诊断论文_第2页
浅谈转移性肝肿瘤的超声诊断论文_第3页
浅谈转移性肝肿瘤的超声诊断论文_第4页
浅谈转移性肝肿瘤的超声诊断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转移性肝肿瘤的超声诊断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转移性肝肿瘤的超声诊断论文【摘要】目的讨论转移性肝肿瘤的超声诊断。方法根据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肝内多发肿块,声像图表现为典型的“牛眼征”,超声造影动脉期表现为“面圈征”,门脉期和延迟期表现为“黑洞征”,特别是有已知原发肿瘤病史者,应考虑肝转移瘤。【关键词】转移性肝肿瘤超声诊断肝转移性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其发病率与原发肿瘤的类型及临床分期有关。最常见的原发病器官依次为胆囊、结肠、胃、胰腺、乳腺和肺。大多数肿瘤是经肝门静脉、肝动脉转移到肝脏,但胃、胰腺、卵巢和子宫肿瘤也常经淋巴道转移。部分邻近器官如胆囊、肾脏、胃、结肠等肿瘤可直接侵犯肝脏。肝转

2、移瘤常为多发.freel,但在同一个体,则较为均一。少数肝转移瘤为单发结节或呈弥漫浸润。肝转移瘤很少合并肝硬化,也很少出现癌结节破裂出血或肝门静脉癌栓。肝转移瘤通常不超越肝脏向邻近组织浸润生长。上述特点与原发性肝癌不同。肝转移瘤早期无明显症状。出现临床症状时与原发性肝癌类似。少数病人首先发现肝内的转移病灶,而原发肿瘤很小,不容易发现。下面将临床诊断报告如下。1超声表现1.1二维超声1.1.1直接征象:肝转移瘤一般表现为肝内多发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肿块内部回声因肿瘤来源、成分结构以及坏死程度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可分为高回声、低回声、等回声、无回声

3、和混合回声型。①高回声型:最为多见。原发于消化系统的肿瘤(特别是结肠癌)、较大的转移瘤、放疗或化疗后的转移瘤多表现为高回声型。高回声型结节回声常比血管瘤高,内部回声不均匀,周边可见声晕。典型的肝转移瘤表现为“牛眼征”或“靶环征”,即癌内部呈高回声,周围可见一宽0.5~1CM较厚的低回声晕,有时高回声的中央还可见低或无回声区。肿块一般无侧方声影,后方回声无明显增强。②低回声型:常见于乳腺癌、小细胞肺癌、胰腺癌、平滑肌肉瘤、黑色素瘤以及某些淋巴系肿瘤的肝转移。此外,在脂肪肝基础上发生的肝转移瘤也多表现为弱回声型。此类型肿块往往较小,内部回声较低,边界清楚

4、,也可有声晕。③等回声型:肿块的回声与正常肝实质相似,容易漏诊。但肿块周围可有弱回声晕,附近血管可受挤绕行或中断,须仔细观察。④无回声型:较少见。多见于淋巴瘤、黑色素瘤或囊腺癌肝转移。肿块回声极低,类似肝囊肿,边界清晰,但没有薄而亮的囊壁。⑤混合回声型:可见于有分泌功能的肝转移瘤,如来源于胃肠道的黏液腺癌、胰腺的内分泌肿瘤、肾上腺肿瘤等。肿块体积较大,其内回声明显不均匀,可有液化坏死或钙化斑。除上述表现为肝内多结节肿块外,尚有少数肝转移瘤表现为肝内单发肿块、弥漫浸润、直接浸润。弥漫浸润型转移瘤肿瘤无明显肿块,仅表现为肝脏回声增粗杂乱,分布不均匀,声像

5、图表现与其他肝脏弥漫性病变如肝硬化等类似,极易漏诊。自血病、乳腺癌肝转移时也表现为弥漫浸润。肝脏周边脏器(如胆囊、右肾、右肾上腺、胃及食管等)发生的恶性肿瘤,可直接浸润肝组织,表现为原发灶和继发灶连接成片,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难以判断二者之间何为原发病灶。1.1.2间接征象:肝脏大小形态一般无明显变化,当肿瘤位于边缘或较大时,肝脏形态失常,肝表面局限性隆起。肝实质回声通常较为均匀,很少有肝硬化表现。肝内血管、胆管受压表现和HCC类似,可造成肝内胆管扩张,血管可受压移位、中断等,但很少出现肝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可有肝门部淋巴结肿大。1.2彩色多普勒

6、超声肿块内血流信号明显不如HCC丰富。内部可无明显血流信号,仅在肿块周边部见短条状或星点状血流信号(1-1-58B)。少数肿瘤(主要是高回声型)内部也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检查显示为动脉血流,常为高速高阻血流。1.3超声造影肝转移瘤多数表现为乏血供肿瘤。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肿块周边环状高增强,内部为低增强或无增强。周边高增强环厚薄不一,类似面圈状,“面圈征”是肝转移瘤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少数肝转移瘤为富血供肿瘤,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期增强早于肝实质,呈全瘤均匀高增强。肝转移瘤有强烈的消退倾向。部分病灶于动脉后期即出现消退,在门脉期绝大多数病灶迅速

7、消退为低增强,至延迟期进一步消退,甚至近乎无增强,呈“黑洞”样表现。故“黑洞征”是肝转移瘤的另一特征性表现。由于肝转移瘤在门脉期和延迟期常表现为“黑洞征”,与周围已增强的肝实质形成明显的反差,此时进行全肝扫查,常可观察到二维超声不能发现的小病灶及等回声型病灶,可极大地提高肝转移瘤的检出率。2诊断与鉴别诊断肝内多发肿块,声像图表现为典型的“牛眼征”,超声造影动脉期表现为“面圈征”,门脉期和延迟期表现为“黑洞征”,特别是有已知原发肿瘤病史者,应考虑肝转移瘤。但对于声像表现不典型者需要与以下主要病变鉴别。2.1肝海绵状血管瘤肝海绵状血管瘤单发者更为多见,也

8、可多发。瘤体有浮雕感,周边回声较高,无低回声晕。超声造影呈“慢进慢出”,至门脉期和延迟期造影剂逐渐向心性充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