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243966
大小:79.51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9
《高校法治文化问题及思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法治文化问题及思索摘要:高校法治文化必须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引下探寻其建设的路径,具体可从培育高校人法治观念、完善立法和监督制度、成立高校法治文化小组和法治文化学生团体以及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实践活动等不同层面来进行,逐渐形成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法制化、制度化和体系化。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文化;法治教育;法治实践;法治信仰一、高校法治文化及其特征法治文化是与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相伴而生的,呈现出来的是一国法治社会的文化状态和精神风貌。虽然对法治文化的内涵,学术界、官方与社会上并无统一的认识,但可以肯定地说,法治文化在内涵上与法治的精义是一脉相承的,即法治文化也必然是包
2、含有自由、民主、平等、正义和公平等法治价值理念在内的人类先进的法律文化。高校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具有法治文化的所有内在品质,但高校法治文化其主体的特性,所以在内涵和外延上又有区别于其它法治文化的特殊性。故此,高校法治文化可界定为融注在高校法律关系主体中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中的法治意识、法律原则和法治精神的总和。在本质上,我国高校法治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法治文化,所以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必然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核心,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价值要求和精神意蕴。由此可见,我国高校法治文化的特征是:第一、人民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宪法法律至上为基
3、本原则与本质属性。而按照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来源于人民,人民通过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实现对国家的治理。作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一部分的高校法治文化也必然具有人民性的特征。我国高校师生正是通过民主参与成为高校法治建设最重要的主体。第二、科学性。高校法治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所以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必须遵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揭示其内涵和发展规律。第三、开放性。高校法治文化的发展既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又要吸收和借鉴西方法治文明的合理因素,同时还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最新成果保持与时俱进,体现出很强的开放性特征。二、我国高校法治
4、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成因在西方国家,从古希腊古罗马开始,迄至当代,西方法治理论经历了多次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并已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法治文化。[1]而对中国而言,法治乃是舶来品,由于受制于传统人治思维的深刻影响和对法治精神认识水平的局限,我国法治发展的整体水平仍不高。因此承载其意蕴的法治文化难免会染指种种弊端。(一)高校法治不健全与人治思想的作崇,导致无法可依和有法不依现象的大量存在1.高校教育方面的立法不健全,使得一些案件在处理时缺乏法律依据我国已制定了《教师法》、《高等教育法》、《教育法》等法律以及一些条例和实施办法等,在数量上不可谓无法可依,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弱法”现象仍比较严重[2]。究
5、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教育方面的立法大多是上世纪90年代制定的,随着我国教育制度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模式,原有的一些教育立法就过于简单和笼统了,在需要适用法律时往往找不到相应法律依据,导致一些法律法规被“闲置”。此外,一些高校缺乏对相关法律精神的深入研究,同时在制定校规的思想定位上更趋于如何管理师生,往往带有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甚至出现因校纪校规违反上位法而导致其法律效力备受质疑。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年第4期所公布的“田某诉其母校”一案[3],就是因为该校制定的关于考试作弊的规定违反《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这一上位法的相关规定而最终败诉。2.在管理和执法方
6、面,一些高校领导人治思想浓厚,师生权利受到侵犯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受到历史传统和文化意识传统的深刻影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行政法化”现象。这种思想一旦植入一些高校领导的思维中,就很可能会出现“以权代法”的现象。在高校管理中,不乏可见以行政权力压制师生权利的现象,导致师生既无法参与评议,更无法参与决策。[4]在处理高校师生违规违纪时,恣意裁决现象普遍存在,师生民主参与权和申诉权受到行政权力的压制。1.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催生高校违法犯罪现象频发当前,高校腐败正日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高校领导干部违法犯罪案件也时有发生。比如,2010年武汉大学原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和原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受贿一案
7、,成为当年一大法治新闻话题。在笔者看来,该案发生的最大原因就在于权力制约的缺失,导致监督制约机制不到位,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留下了太大的空间。(二)高校法治宣传与教育更偏重于形式化,导致高校师生法治意识整体淡薄据笔者调查了解,很多高校的普法宣传教育往往流于形式,长而久之,一些师生失去了对“法治”的兴趣,很少甚至几乎不参与法治活动,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高校大多数师生法治知识严重匮乏、法治意识淡薄。比如,最近备受关注的“北航教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