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动点问题解题思路

初中数学动点问题解题思路

ID:25241252

大小:22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18

初中数学动点问题解题思路_第1页
初中数学动点问题解题思路_第2页
初中数学动点问题解题思路_第3页
初中数学动点问题解题思路_第4页
初中数学动点问题解题思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动点问题解题思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动点问题解题方法探究近几年来,运动型问题常常被列为各省市中考的压轴题之一。这类问题就是在三角形、矩形、梯形等一些几何图形上设计一个或两个动点,并对这些点在运动变化过程中伴随着等量关系、变量关系、图形的特殊状态、图形间的特殊关系等进行研究考察。问题常常集几何、代数知识于一体、数形结合,有较强的综合性。动点问题解题方法探究一、知识点梳理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简记为()、()、(),()。(直角三角形)⑵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类似全等三角形简记为()、()、()(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

2、的对应角(),对应边的比()相似比;(当相似比=时,两个三角形全等)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定义:三边相等的三角形。(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等于°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1)三边()(2)各角都是()°(3)每边上都满足三线合一。3、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二、问题引入 遵义市2012年中考第26题:26.如图,△ABC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P是AC边上一动点,由A向C运动(与A、C不重合),Q是CB延长线上一动点,与点P同时以相同

3、的速度由B向CB延长线方向运动(Q不与B重合),过P作PE⊥AB于E,连接PQ交AB于D.(1)当∠BQD=30°时,求AP的长;(2)在运动过程中线段ED的长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求出线段ED的长;如果发生改变,请说明理由.问题(1)问的解答(1)解法一:①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代数思想进行解答(在Rt△QCP中)∵△ABC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AC=BC=6,∠C=60°;又∵∠BQD=30°∴△QCP是含有30°角的Rt△∴PC=QC∵P、Q同时同速出∴AP=BQ设AP=BQ=,则PC=6-,QC=6+即

4、6-x=(6+x)解得x=2∴AP的长是2.②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性质进行解答(在Rt△QCP中)∵△ABC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AC=BC=6,∠C=60°又∵∠BQD=30°∴△QCP是含有30°角的Rt△∴CQ=2PC∵P、Q同时同速出发,∴AP=BQ∵AP+PC+BC=2AC=12∴BQ+BC+PC=CQ+PC=12∴PC=4∴AP=AC-PC=2③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代数思想进行解答(在Rt△APD中)∵△ABC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AC=BC=AB=6,∠A=∠ABC=60

5、°;∵∠BQD=30°,∴∠QDB=∠ADP=30°∴BQ=BD,△APD是含30角的Rt△。∵P、Q同时同速出发,∴AP=BQ设AP=x,则BQ=BD=x,AD=6-x(在Rt△APD中利用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6-x=2xx=2∴AP=2解法二:用三角形全等知识进行解答过P作PF∥QC则△AFP是等边三角形∴PF=AP∵△ABC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AC=BC=AB=6,∠A=∠ABC=60°;又∵∠BQD=30°,∴∠BQD=∠BDQ=∠FDP=∠FPD=30°∵P、Q同时出发、速度相同,即BQ=AP∴

6、BQ=PF∴△DBQ≌△DFP,∴BD=DF∵∠BQD=∠BDQ=∠FDP=∠FPD=30°,∴BD=DF=FA=AB==2,∴AP=2.解法三:用相似三角形知识进行解答∵P、Q同时同速出发,∴AP=BQ设AP=BQ=,则PC=6-,QC=6+在Rt△APE中,∠A=60°,∠AEP=90°∴∠APE=30°∴AE=AP=∵∠CQP=30°,∠C=60°∴∠CPQ=∴∠CPQ=∠AEP=又∵∠A=∠C=60°∴△APE∽△CQE利用即问题(2)在运动过程中线段ED的长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不变,求出线段的长;如果发生改变,请说明理

7、由.解法一:用等边三角形性质进行解答解:线段DE的长不变.由(1)的解法(二)知BD=DF而△APF是等边三角形,PE⊥AF,∴AE=EF∴BD+AE=FD+EF又(FD+EF)+(BD+AE)=AB=6,即ED+ED=6∴ED=3为定值,即ED的长不变(2)解法二:构造三角形与△APE全等过点Q作QF⊥AB的延长线于点F先证△APE≌△BQF∴AE=BF,PE=QF又∵∠QDF=∠PDE再证△QDF≌△PDE∴FD=DE∵AB=AE+DE+BD=BF+BD+DE=FD+DE=6∴DE=3为定值,即DE的长不变F(2)解法三:

8、构造三角形与△ADP全等在AB的延长线上截取BF=BQ,再连结FQ设AP=BQ=先证△BQF是等边三角形∴BF=BQ=FQ=∠BFQ=60°∵∠A=∠BFQ=60°,∠QDF=∠PDA再证△QDF≌△PDA则FD=AD=(AB+BF)=(6+)=3+∵AE=AP=∴DE=A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