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白话新解21——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黄帝内经白话新解21——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ID:25211979

大小:6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8

黄帝内经白话新解21——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_第1页
黄帝内经白话新解21——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_第2页
黄帝内经白话新解21——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_第3页
黄帝内经白话新解21——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_第4页
黄帝内经白话新解21——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_第5页
黄帝内经白话新解21——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_第6页
黄帝内经白话新解21——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_第7页
黄帝内经白话新解21——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_第8页
黄帝内经白话新解21——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_第9页
资源描述:

《黄帝内经白话新解21——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帝内经白话新解37——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黄帝内经新解(37)——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题解】:别,另外的意思。所谓“经脉别论”,是论述有关经脉的另外一些内容,与平常的论述有别。也可以理解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之脉。各有分别。故名篇。【原文】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新解】:黄帝问道:人们的居住环境、活动、安静、勇敢、怯懦有所不同,其经脉血气也随着变化吗?【原文】: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是以夜行则喘①出于肾,淫气②病肺。【注释】:①急促地呼吸:~气。~息。~咳。苟延残~。②淫气,(1).中医谓妄行之气。(2).淫邪之气。

2、【新解】:岐伯回答说:人在惊恐、忿怒、劳累、活动或安静的情况下,静脉血气都要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夜间远行劳累,就会扰动肾气,使肾气不能闭藏而外泄,则喘息之气就是从肾脏泻出的,这种妄行之气,就会侵犯肺脏而致病。【原文】: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新解】:若因坠堕而受到恐吓,就会扰动肝气,而喘息之气就是从肝脏泄出的,这种妄行之气就会侵犯脾脏而致病。或有所惊恐,惊则神越气乱,扰动肺气,喘息之气就是从肺泄出的,这种妄行之气就会侵犯心脏而致病。【原文】:渡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故曰:诊病

3、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新解】:渡水而跌倒,喘息之气来自肾和骨。在这种情况下,勇敢的人,气血通畅,不会出现什么病变;怯弱的人,气血滞留,就会发生病变。所以说:诊察疾病就要观察病人的勇怯之别、骨骼、肌肉、皮肤的不同情况,便能了解病情,并以此作为诊病的方法。【原文】: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③,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注释】:③夺精,夺,耗损之意。即精气严重耗损。【新解】:所以饮食过饱的时候,则汗出于胃。惊则精气严重受损,故汗出于心。负重

4、而远行的时候,则汗出于肾。疾走而恐惧的时候,汗出于肝。劳累过度的时候,则汗出于脾。春、夏、秋、冬四季阴阳都在变化,人在这些变化中之所以发生疾病,都是因为劳累过度所致,这是常理。【原文】: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④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⑤,留于四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注释】:④浊气病因病理学名词。一曰饮食水谷精微的浓浊部分。二曰阴寒之邪。三曰污浊之气。如呼出的废气,排出的矢气等。四曰与清阳相对而言的重浊物质。⑤神明,即“神”的概念。“神”是神志,知觉

5、,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主宰,它有物质基础,先由先天之精生成,后由后天饮食所化生的精气来充养,才能维持和发挥它的功能。在人体它位居首要地位。前人把大脑、中枢神经的部分功能和心联系起来,故又有“心藏神”的说法。【新解】:五谷入胃,其所化生的一部分精气输送到肝脏,再由肝将此精气滋养于筋。五谷入胃,其所化生的浓浊之精气,注入于心,再由心将此精气滋养于血脉。血脉之气流行在经脉之中,到达于肺,肺又将血气输送到全身百脉中去,最后把精气输送到皮毛。皮毛和经脉的精气汇合,又流入于腑,腑中的精气,充养神明,又周流于四脏。这些都要在动态中维持气血阴阳的平衡状态。气血阴阳平衡与否,

6、则表现在气口的脉搏变化上,气口的脉搏,可以判断疾病的死生。【原文】:饮入于胃,游溢⑥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⑦以为常也。⑥游溢,.浮现﹑洋溢⑦揆度:估量,揣测。【新解】:水液入胃以后,游溢布散之精气,上行输送与脾,经脾对精气的进一步布散转输,上归于肺,肺的功能是管清肃和调节,肺气运行,通调水道,下输于膀胱。如此则水精四布,外而布散于皮毛,内而灌输于五脏之经脉,并能合于四时寒暑的变易和五脏阴阳的变化。作出适当的调节,这就是经脉的正常生理现象。【原文】:太阳脏独至⑧,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

7、有余也。表里当俱泻,取之下俞。【注释】:⑧此言脏气不和而有一脏太过者,气必独至,诸证不同,针治亦异也。太阳者,膀胱经也,太阳独至,则为厥逆,为喘气,为虚气冲逆于上。盖膀胱与肾为表里,皆水脏也。以水脏而阳气独至,则阳有余、阴不足矣。当于此二经中,取其下俞,膀胱下俞名束骨(足太阳膀胱经俞穴。在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后方,赤白肉际处。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输穴。膀胱经的寒湿水气在此聚集不能上行。膀胱经俞穴。俞,输也。本穴的水湿之气来路为膀胱经,去路则是膀胱经之外的足背各部,有对外输出气血的作用,故为膀胱经俞穴。),肾经之下俞名太溪(足少阴肾经穴。在足内

8、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足太阴肾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