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的理解维度及其教学策略

历史知识的理解维度及其教学策略

ID:25204409

大小:5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8

历史知识的理解维度及其教学策略_第1页
历史知识的理解维度及其教学策略_第2页
历史知识的理解维度及其教学策略_第3页
历史知识的理解维度及其教学策略_第4页
历史知识的理解维度及其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知识的理解维度及其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知识的理解维度及其教学策略有人把知识比做百宝箱,学习就是将知识打开,就是把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过程和认识方式,加以还原、展开、重演和再现。①总觉得当前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效率低下,理解不到位,百宝箱中许多宝贝被丢弃了,很多人只是概念性、碎片化地了解一丁点儿东西。如何理解知识的丰富内涵,潘洪建教授提出了知识内容、知识形式和知识旨趣的三维度说,②笔者认为确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分析模型。本文拟参照潘老师的思路,谈谈历史知识理解学习的维度与教学策略。  知识内容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实质经验与精神财富。③  历史知识的理解维度及其教学策略有人把知识比做

2、百宝箱,学习就是将知识打开,就是把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过程和认识方式,加以还原、展开、重演和再现。①总觉得当前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效率低下,理解不到位,百宝箱中许多宝贝被丢弃了,很多人只是概念性、碎片化地了解一丁点儿东西。如何理解知识的丰富内涵,潘洪建教授提出了知识内容、知识形式和知识旨趣的三维度说,②笔者认为确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分析模型。本文拟参照潘老师的思路,谈谈历史知识理解学习的维度与教学策略。  知识内容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实质经验与精神财富。③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历史知识中最具基础性、实质性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明从古到今,由前至后的演进过

3、程及渗透其中的复杂关系,即通常所称的历史逻辑,它主要通过轨迹、关系、偶然性、必然性、局势、趋势、走向等形态呈现。学习者依据历史发展的逻辑路径,拾级而上,当站到一定的高度时,对历史的理解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法国哲学家亨利贝尔认为,孤立地搜集史料和了解史实并不比集邮或搜集贝壳有更大的科学价值,由此,他强调历史要作综合研究。就历史的因果关系,可以分为三类相互作用的范畴,即偶然、必然和逻辑,它们分别与三种事实相适应:第一,偶然的或粗糙的事实,是流动的因素,历史中的偶然;第二,必然的事实、社会的规律性,是静止的事实;第三,内在的逻辑事实,是趋势和长期性因素,它决

4、定运动的方向和持续性。④只知道一个个历史事实,甚至仅仅是一些历史名词,并没有实质意义。要真正地理解历史,只有像贝尔所强调的,从偶然、必然和趋势三个范畴着手,弄明白历史内在的逻辑。  张鸣教授认为辛亥革命烈度不大,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也是最具变化的一个事件。1908年11月14日和15日,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如果光绪比慈禧后死,并且能够主政,事情会大不一样。1910年4月,汪精卫、黄复生等人如果谋刺摄政王成功,直接震慑清政府,清政府加快改革,革命的机会就会很渺茫。1911年10月9日,革命党人孙武试制炸弹,不慎爆炸,据点暴露,如果湖广总督瑞澄能够妥善处

5、理群发事件,恐怕事情也不至于闹大。确实,辛亥革命过程中富于戏剧性的细节可以找出无数个。如果把历史事件比喻成一个生物有机体,细节和偶然性就是构成其整体和生命意义的细胞,掌握得越多,历史理解的悟性就越高。  从稍长的时间段来观察,就会发现很多促使辛亥革命必然发生的因素。余英时教授认为是满洲党不愿改革,终于逼出了一个辛亥革命。①戊戌变法首次提出改造君主专制,但是,慈禧太后怕丢权,最后腰斩了变法。庚子之变后,清王朝似乎痛下改革决心,开始实行废科举、改官制的改革。废除科举不得已而为之,是想借办新式学校培养实用人才。改官制只在行政方面,目的是借机进一步拢权,并没有真正触

6、及深层的体制问题。当时,满人最关心的不是改革,而是权力,宁亡中国,不亡大清。人民不能永远维持对如此政府的尊敬,革命就到来了。学生如果能够像一个研究者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通透地分析多个事件间的关系,看清总的局势,明白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对历史逻辑理解的水平又进了一步。  历史研究从短时段转向较长的时段,然后再转向深远的视域就可以重新思考一切,重新建构周围的一切。②史学大师布罗代尔关于历史时间的长时段理论,有利于分析社会结构问题,有利于把历史与现实联系成一个整体进行观察分析,所以,一经提出很快就成为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目前中学也有很多教师尝试着把它运用到自己的

7、课堂里,以特定的主题宏观地梳理历史发展线索和流变逻辑。例如,郭富斌老师讲授中国近代制度发展走向共和这一主题时,并不就事论事地评论辛亥革命,而把1840年以来70余年的历史打通,把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看成向社会转型的幕布,引导学生超越战争的灾难和血泪,理解战争在客观上加速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溃败的作用,发现其中所蕴含的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契机。郭老师通过对历史的整体把握和引领,促使学生重新思考一切,重新建构一切,在学习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主题时,跳出侵略与反侵略的传统思维模式。完全可以相信,像郭老师这样,引领学生观察历史超过50年甚至更长时间,学生也得以发

8、现那种大趋势,其理解的水平也将达到非常高妙的境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