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201420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机械基础论文-在《机械基础》教学中构建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机械基础论文
2、在《机械基础》教学中构建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摘要】:教学过程,应该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变化过程。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因此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关键词】:主动参与;机械基础教学;学生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应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主体活动中获得生动、活泼、全面的发展,真正树立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人翁意识。为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积极的发挥创造条件,提供基础和保证,笔
3、者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一、尊重主体,放中寓新放即开放。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是牵牛式的,教师严格地按课题教,学生小心地跟着课题学。这样的作法不仅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难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善于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激活学生思维的热情,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把学生从单纯接受灌输的被动人,转变为通过引导,获得发展的主动人。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得到充分的展开,从而获得新的知识。例如轴的结构设计,笔者首先提出设计思想,再强调三个基本要求,即轴上零件能牢固可靠地相对固
4、定;便于加工和减少应力集中;轴上零件装拆方便。之后,由学生自行设计,凡根据设计思想,满足以上三个基本要求者,均属合格,然后再评讲哪种结构更合理。接下来估算轴径,如各级低速轴的轴径d可按同级齿轮的中心距a来估算,其经验公式为d=(0.3~0.4)a。面对取值范围内的几个标准值,许多学生不敢自己决定,要求老师定答案。我的答案是:这是经验公式,是实践中产生的公式。这几个标准值都是答案,取小值经济些,取大值更安全,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一个答案。在实际设计中,还要考虑诸如工作条件,使用材料以及设计人员的思
5、路等多方面因素,才能最后确定设计方案。二、拓展平台,玩中创新在教学中,师生互动,共同游戏,气氛融洽,学生在玩中得到启发,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玩中创新,不仅能调节学生精神,而且能寓教于玩中,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活动之后,通过轻松愉快的玩,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拓展一个玩的平台,引起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而这种兴趣,又将转化为学生继续去创新的一种动力。例如:对于四杆机构中的死点位置,学生理解起来还是感到比较抽象,而教材中列举了家用缝纫机和一个快速夹紧装置,笔者想到学校服装班的家用缝纫机和实
6、习车间里利用死点位置的原理设计的一个夹具,于是就将他们带到服装班,当他们初次踩缝纫机时,感受到有时运转自如,又有时会碰到倒转及踩不动的死点现象。后到车间操作那个夹具,学生觉得这很形象、直观,通过自己操作很容易理解了这个概念和它的工作原理。三、优化整合,教中育新课堂教学要从过去的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向以激励学习为特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模式转换。教师在教学时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促使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学习心态,从而调动其自主参与学习的内驱力。中职学生的依赖心理还比较重,总希望
7、老师能给出标准答案。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关内容的练习可鼓励学生自作主张。鉴于此,笔者采用了实践观察总结的教学步骤,让学生自己去做,自己去想,自己去讨论,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实践的全过程。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正确与否,以及改进的方法,从中获得新的知识。动手操作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利用学具操作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并在小组活动中把学生推向主体。在《机械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操作动手的机会不多。这与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渴望动手操作的心理是有差距的。因
8、此,要尽量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条件,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大胆地进行开放型教学模式的尝试。如对《机械基础》轴系零件一章的教学,笔者了解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仍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就根据实际需要增添了一个学生动手拆装的练习,由学生分组拆装一个减速器模型,相互间可以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向全班同学展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通过大家一番有争论的辨析,全班同学对该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四、树立信心,疑中出新古人云:学贵有疑,质疑问难是求异的开端,也是思维能力的基本训练。学生在学习中有疑
9、问,才能产生兴趣,产生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热切愿望。发展性教学模式认为,质疑大致包括设疑自学、质疑讨论、破疑归纳等环节,不但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而且,实现了师生间、学生个体间、群体间、个体与群体间的多向交往,相互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设计一些质疑问难的教学内容,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笔者在讲液流连续原理时,举了这样的例子:当你用皮管为花园里的花草浇水时,若你用手捏扁水管,这时水流速度加快冲得远,若将手放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