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一(北师大精品课程)65

古代文学史一(北师大精品课程)65

ID:25200915

大小:1.42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8-11-17

古代文学史一(北师大精品课程)65_第1页
古代文学史一(北师大精品课程)65_第2页
古代文学史一(北师大精品课程)65_第3页
古代文学史一(北师大精品课程)65_第4页
古代文学史一(北师大精品课程)65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史一(北师大精品课程)6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十七节南北朝乐府民歌南北朝乐府民歌是被乐府机关采集和保存下来的民间歌曲。南朝和北朝都有相当数量的乐府民歌流传至今。但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状况、文化风俗、以及艺术趣尚的不同,它们在内容和风格方面都有很大区别。一、南朝乐府民歌南朝乐府民歌主要产生于东晋和宋、齐三代,梁陈的乐府诗则多为文人拟作。这些作品主要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还有一小部分在《杂曲歌辞》与《杂歌谣辞》中。南朝乐府民歌从音乐上可分为三部分:一是吴声歌曲,今存二十四个曲目,三百二十六首诗,主要产生于建业附近;二是西曲歌,今存曲目三十四种,一百

2、四十二首诗。此外有神弦曲,今存十一个曲目,十八首诗,是民间的祭歌。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比较单纯,基本上全是情歌。这些作品风格柔婉缠绵,清新艳丽,有些作品带有浓厚的脂粉气,甚至有些露骨的色情描写,与汉乐府民歌有很大不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这些作品产生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些地方自古以来就和北方民风不同,音乐歌舞也和北方迥然有异。东晋以后,南方的商业繁荣,出现了一些繁华的都市,。在这些都市里,生活安定,礼教松驰,到外是歌楼酒馆,人们竞相追逐感官享乐。《南史·循吏列传》说:刘宋之时,“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

3、,触处成群。”“都邑之盛,仁女昌逸,歌声舞节,(衤玄)服华妆,桃花绿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无往非适。”南朝乐府民歌产生于这种背景之下,自然形成了以满足感官享乐为特色的内容和风格。另外,南朝统治者普遍苟且度日,纵情声色,他们不仅出于享乐的目的而采集和欣赏那些情歌艳曲,而且还大力仿作。这就大大限制了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和风格。在艺术表现方面,南朝民歌也和汉乐府民歌有明显不同。除了少数例外,南朝民歌体制短小,其中有些三、五杂言和四言、七言的作品,此外,占百分之七十的作品都是五言四句,这是文学史上新出现的一种诗体,它们已经

4、很像唐人的五言绝句,齐梁时期的一些文人诗作就是模仿了这种形式。南朝乐府民歌也改变了汉乐府民歌注重叙事的特点,这些作品以抒情为主,情感细腻委婉,明快而又含蓄,尤其善于描写相思者的心理活动。在语言方面,南朝乐府民歌不仅浅显清新,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大量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例如《子夜歌》其七:“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丝”与“思”同音,“匹”的字面意思是布匹之“匹”,但又与匹配之“匹”双关。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讲织布,实际上暗指与男子的相思相配,可谓含蓄巧妙,情韵悠长。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

5、代表作是《西洲曲》,这首诗在《乐府诗集》中被收入《杂曲歌辞》,诗中以一个少女的口吻,表现她对情人的思念: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诗中以季节的变化为线索,写出女

6、主人公在由春到秋对情人的深切思念。物候的变迁和少女婉转的情思交融在一起,使感情得到升华。季节的变化又暗示着人生的匆促节奏,为主人公的这份相思增添了几分悲剧感。这首诗还非常善于过主人公的行动表现她的复杂而幽怨的内心世界。从“门中露翠钿”一句开始,以细腻深婉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微妙的恋爱心理,刻划了一个柔情似水,一住情深的人物形象。另外,这首诗多处运用谐音相关的手法,以“梅”、“莲”、“莲心”暗指“媒”、“怜”、“莲心”,美好的自然物象与它们所暗指的诗歌意象交织在一起,更显得情韵悠长,美丽动人。诗中采用顶真的修辞格式

7、,在形式上给人以回环往复,绵绵不绝的感受,同时,更使得诗中的各个场景一气贯穿,韵味无穷。二、北朝乐府民歌北朝乐府民歌今存七十多首,大部分辑入《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中。这些作品大多数产生于五胡十六国至北魏时期,作者包括匈奴、鲜卑、羯、氐、羌、汉等各族人民。这些民歌最初是作者用本民族的语言创作的,后来被译成汉语。齐梁时期,南北朝互通使者,北朝民歌传入南方,被梁朝乐府机关所保存,因而被称作“梁鼓角横吹曲”,实际上它们是北朝的乐歌。北朝乐府民歌的数量虽远不及南朝,但其内容的丰富却远非南朝民歌可比,它们生动地反映了

8、北朝二百多年间的社会生活和时代特色,其风格刚健粗犷,质朴苍凉,体现了北方各族人民的性格特点。反映现实的苦难是北朝民歌的一项重要内容。北方从西晋末年以来,一直战乱不休,广大人民在战乱中饱受苦难。北朝乐府民歌有不少这方面的内容。例如:“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狭欲中,白骨无人收。”(《企喻歌辞》之四)“兄在城中弟在外,弓无弦,箭无括,食粮乏尽若何活!救我来!救我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