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新闻语体变化的文化反思

当代中国新闻语体变化的文化反思

ID:25194499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8

当代中国新闻语体变化的文化反思_第1页
当代中国新闻语体变化的文化反思_第2页
当代中国新闻语体变化的文化反思_第3页
当代中国新闻语体变化的文化反思_第4页
当代中国新闻语体变化的文化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新闻语体变化的文化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当代中国新闻语体变化的文化反思当代中国新闻语体变化的文化反思自改革开放以后,.L.当代中国媒体的发展就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从报纸、杂志、广播的传统形态逐步发展到当前竞争激烈、和谐并存的五大媒体。随着网络与数字通信的发展,新闻载体也由单一化发展到多元化。新闻的广泛传播,不仅带动了新闻传媒语言载体的变化,而且,新闻随着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博客、微博、手机等新兴媒体而成为更多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当代新闻语体同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闻语体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据此,笔者从文化角度做以下几点思考:  三大突破  突破了原有的话语形态和新闻风格。从1998年陈鲁

2、豫《凤凰早班车》说新闻开始,一反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方式,当代中国的说新闻就一发而不可收。从央视二套第一时间马斌读报到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再到河南电视台的《打渔晒网》和《雷颖网聊》,从中央台到省市地各级地方台,说新闻节目可谓遍地开花。  首先是话语形态的突破,其次是新闻风格的突破。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白话文运动的深入影响以及新华社的中坚力量,中国的新闻语言是规范书面用语,语势凝练庄重,播报铿锵有力,富有强大的积极力量。当时的新闻激发了人民建设新国家、追求新生活的热情,增强了新中国的凝聚力。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新闻更是模式化、政治化,慷慨激昂。  从说新闻这一形式开始,新

3、闻语态从固定的政治化语态转向了开放的生活语态,从描述性新闻转向了评述性新闻,从书面语态转向了口语语态,从冗长沉闷的叙述陈述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转向了短、平、快且富有鲜活生命力而且间接通俗的用事实说话。这种突破是新闻语体的本质性回归,也让新闻从政治教化走向了民生民本。  突破了新闻的思维结构。新闻到底是什么,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范长江也对新闻下了一个定义: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1]  新闻,的确是个老生常谈的词语,但是当代中国晚7点黄金档的《新闻联播》,除了老干部、高级别公务员和新闻专业从业者,准时守候

4、在电视机前看《新闻联播》的年轻人却是少之又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是国家主要领导活动出行的记录,当然是彰显国家宏观管理一个不能取代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新闻播报的传统思维固定化的结果,还是弘扬积极价值观的需要,我们通常会看到歌舞升平的各种新闻。与此同时,各类大量的说新闻节目,以其基于新闻事实、事关民生的立体多元的新闻选题,脱离了政治教化、脱离了单向新闻文体、脱离了宏观世界,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而深受平民百姓的喜爱。  受众接受心理的突破。新兴媒体出现以前,新闻总是一成不变的宏观政策与大事要闻,民众的审美疲劳也是显而易见的。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发展的

5、重点在经济,民众关注的焦点在民生。这种认知需求的冲突也随着新闻语体的变化而弱化,无论是官方的还是非官方的,纸质的传统媒体还是新兴起的数字电视、网络、手机,都随着电子科技的革命而出现了信息爆炸的状态,人们对新闻新知信息的需求也出现了不同层次的要求。更加人文、更贴近生活实际的新闻事件和轻松愉快的欣赏要求也更为广泛。新闻语体的变化与发展也满足了民众对微观新闻的渴求,像2011年的最美妈妈,舍身救人的年轻妈妈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也许是邻居小妹,也许就是自己的孩子,这种新闻视角既拉近了民众的心理距离,也体现了民生之要。也许细微平常、也许琐碎重复,但却实实在在增加了民众的社会安全感。

6、  三大促进  说新闻已经发生了15年,这15年里,由新闻引发的蝴蝶效应即对社会文化、社会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说新闻已经发生了15年,这15年里,由新闻引发的蝴蝶效应即对社会文化、社会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了大众参与公共管理。中国民众的爱国传统由来已久,中国民众不缺社会责任感,缺乏的是表现社会责任感的平台。可以说各种说新闻节目对民众的影响,不仅是重新唤起了民众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更是唤醒了民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除了说新闻这类节目外,其他如微博、网络新闻等也同样给予了民众参与的机会。有这样一则新闻:17日,一名叫河源启一郎的日本男子在武

7、汉沙湖附近的汉街丢失了价值人民币达1.6万元的自行车。他只好报警找车。媒体报道两天后,日本环游世界旅行者丢失自行车的新闻传遍网络,有5万多人转发微博,很快案件告破。其他诸如小悦悦事件、感动中国人物评选,都可以看出民间积蓄的一股正气,也可以看出民众的热忱与社会爱心。同在华夏大地,谁不希望国家强盛、民族繁荣。  促进了新闻舆论监督的社会功用。说新闻的风格是亲民的风格,是针砭时弊、嬉笑怒骂皆文章的锐利,也是民众认知社会的重要平台。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认为,风格是思想的浮雕,它在文体中表现的人文性和个性,永远是独创的。这种独创也是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