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鞋文化

独具特色——鞋文化

ID:25186319

大小:6.20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1-16

独具特色——鞋文化_第1页
独具特色——鞋文化_第2页
独具特色——鞋文化_第3页
独具特色——鞋文化_第4页
独具特色——鞋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独具特色——鞋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独具特色——中国鞋文化破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是仿制品,它反映了数十万年以前,远古居民兽皮裹脚的原始形态。特别是皮革之类的东西是狩猎后得来的剩余产品,它的质地坚韧耐磨,防寒保暖,被用来当作服饰和"鞋袜"穿。大约为唐朝皮靴是战国时孙膑发明的。孙膑被宠涓敲碎了膝盖骨后,不能行走,就用尖头鞋发源于法国。据说,是一个伯爵为了掩饰他那双畸形脚而做的。后来人们就觉得它的式样新鲜奇特,争相仿效。关于高跟鞋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源于法兰西国王路易十四。当时,路易十四苦于自己身材矮小,不能在臣民面前充分显示他高贵的气度,就吩咐手下人为他定制了一双高跟鞋。此后法国贵族男女们纷

2、纷仿效,并很快传遍全国乃至欧洲大陆。还有一种传说是,15世纪时威尼斯有个商人,外出时害怕漂亮的妻子行为不端,就给妻子定做了一双后跟很高的鞋,以防止妻子外出。可妻子看到这双奇特的鞋后,觉得十分好玩,就让佣人陪着她走街串巷,出尽了风头。人们觉得她的鞋很美,争相仿效。于是高跟鞋很快就流行开了。历史上“鞋”的不同称谓自商周时期起,皇宫内外鞋的穿着均各有制度及称谓。汉代,祭服穿舄[xì],燕服穿屦[jù],出门则穿屐[jī],上朝服穿双尖翘头方履[lǚ];汉代以后,通称履[lǚ];魏晋时期的北齐,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穿屐(有木齿的鞋)南北朝时期至唐代穿靴,官庶咸宜;宋代,总称为鞵。元代着高丽

3、式靴;明代官员的朝鞋称云头履或短筒靴;清代,皇上为方头朝靴,官吏公服为黑缎靴,武弁[biàn]穿快靴(也称“爬山虎”)。高级官员多穿牙缝靴。鞋头由方变尖。贵族妇女着花盆底鞋(马蹄底), 鞋跟中央高达五寸以上。右边这张照片是我国迄今为止,最为古老的原始木履。板上有五个洞,作为系绳之用。1989年在浙江省慈湖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遗址发现。出土时一只已腐烂,另一只比较完整。据考古学家运用C14测定为5365士125年前的遗物。这虽是仿制品,但再现了原始木履的形制。战国时,战争频繁。赵武灵王首先引进北方民族和西域少数民族所着的胡服,战士们穿短衣、着裤、着马靴,作战十分灵活。于是赵国放弃

4、车战,改用骑兵战术,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靴的出现,是我国鞋史上的里程碑。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军事生活、政治生活乃至社会生活。这是工艺品。战靴上的蟠缡纹是典型的战国纹样。此仿古品的形制,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变革时从东胡族引进的皮靴。从此,皮靴不仅成为我国各朝代军事用鞋,同时传入民间变为生活用鞋。金莲,旧时指缠足妇女的纤足。后引申为小脚鞋。其起源众说纷纭,史学界一般认为金莲始自五代南唐。李后主令宫女睿娘用帛缠足成弓状,在金制莲花台上跳舞,故称"三寸金莲"。后从宫廷到民间,形成妇女纤足以小为美、为贵的民俗。建国后已绝迹。隋朝炀帝是一个荒淫无道的昏君,传说他去运河游玩,不用男丁

5、改用百名美女为他拉纤,铁匠的女儿吴月娘被选中。吴家父女非常痛恨炀帝,准备借此机会刺杀。吴父专为女儿打制了一把三寸长、一寸宽的莲花瓣刀。吴月娘将刀用布裹在脚底下,尽量把脚裹小,又按裹小的脚做了双鞋,鞋底上刻上莲花,十分漂亮。炀帝见后,非常喜欢,下旨召见吴月娘近身,想看看缠足。吴月娘等侍臣走开,慢慢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花"刀刺向炀帝,炀帝一闪身,被刺中手臂,炀帝随即拔刀向月娘砍去,月娘自知事已败露,便投河自尽了。炀帝回宫后下了一道圣旨"女子再美,裹足者不选"。但民间为了怀念吴月娘,都纷纷裹起脚来,以示纪念。清代宫廷女布鞋仍是中国传统色红色为主色调,配以花纹,底有寸厚,贵气而精美,

6、满族女子多有穿着,且脚都比较大,跟常人无异。清代宫廷男布鞋造型粗犷,短鞋口、双梁,配以花纹,秀长而不失阳刚之气。满族妇女喜欢穿长袍,行走不便,便在鞋底上加上高底。鞋底上宽下圆,形似花盆,因此而得名。这种花盆底鞋为木头底,上面裹一层布,鞋底制成马蹄状,所以又叫马蹄底鞋,走路时会发出有节奏的响声,传说满族穿上这种鞋可以驱蛇虫,蛇虫听到走路的声音,就会远远的避开。另说妇女穿长裙,花盆底鞋可使身体增高,便身体更加修长,另外由于鞋的特殊造型,女子走路双手臂前后摆动幅度较大,身材更加婀娜多姿。清代花盆底鞋清代发财鞋代常用纸牌作为赌具,民间惯用鞋形器来发纸牌,意为"发邪(鞋)财",以民俗口彩形

7、式祈盼发财致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