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墙 精选

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墙 精选

ID:33312347

大小:1.66 M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2-24

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墙 精选_第1页
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墙 精选_第2页
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墙 精选_第3页
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墙 精选_第4页
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墙 精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墙 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墙   教育是一种艺术,是润物无声般潜移默化的影响…… 酝酿、构思校园文化墙一年有余,从最初设想到方案形成,已易数稿。   它体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倾注了各界人士的悉心关怀,凝聚着校艺体部、美术教研组老师们的集体智慧。内容上,我们选取与学习有关的古代著名典故,以期实现传统文化育人的现实意义;形式上,我们采用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白描手法,以期实现形神兼具的审美功能。  这面文化墙已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让孩子们从古典文化中受到熏陶,得到启迪,让校园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   

2、 校园文化墙竣工,校领导及美术教研组进行验收        校长接见校园文化墙刻制人员  校园文化墙经典小故事 (故事顺序:由北向南)    1、李白——铁杵磨针 李白,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 李白小时候在四川象耳山读书,很不用功,天天在山中打猎玩耍。有一天,他在山下小溪旁边遇见一位白发婆婆在那里磨铁杵,李白问她干什么?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也可以磨成针。”老婆婆向他讲了这个道理后,李白顿时领悟,于是在山中好好学习,成为了大诗人。   这个成语比喻只要有

3、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2、车胤——囊萤夜读  东晋的车胤,从小就喜欢读书,非常用功。他在父亲的教导下,更加发愤攻读,学习各种知识。   车胤小小年纪就很懂事,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他白天帮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晚上才能挤出时间读书,但当时家里穷得连买灯油的钱都没有,一到晚上,车胤就没法看书了。车胤白天没时间看书,晚上又看不成书,心里非常着急。   一天晚上,车胤和家人在外面乘凉,他发现有许多像星星一样的萤火虫飞来飞去,发出点点亮光。车胤灵机一动,要是把这些萤火虫光聚集起来,不就是一

4、束亮光吗?于是,车胤找来了一块透明的纱绢,缝成一个小袋,把捉来的萤火虫放到袋子里,萤火虫发出微弱的光,就像一盏“小灯”。这下车胤不用再为虚度晚上的光阴而难过了,他利用这种“小灯”读了很多书,学到了不少知识。后来他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成就了一番事业。         3、李密——牛角挂书 李密在少年时发奋学习,上进心很强,他打听到缑山有一位名士包恺,就前去向他求学。李密骑上一头牛出发了,牛背上铺着用蒲草编的垫子,牛角上挂着一部《汉书》。李密一边赶路一边读《汉书》中的《项羽传》,正巧越国公杨素骑着快马从后面赶

5、上来,勒住马赞扬他:“这么勤奋的书生真是少见呵!”少年书生回过头来,一见是越国公,赶紧从牛背上跳下来行礼。一老一少在路边上交谈起来,李密谈吐不俗,杨素深深感到他不同寻常。果然,李密后来成了隋末农民起义队伍瓦岗军的首领。        4、范仲淹——断齑画粥 断齑画粥(duànjīhuàzhōu)断:切断;齑:酱菜或腌菜之类。指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比喻不怕生活艰苦,仍然坚持刻苦学习。  宋代有个文学家叫范仲淹,他小时候生活十分清贫,父亲很早就过世,母亲因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改嫁。范仲淹只好到庙里去学习。他每

6、天用两升小米煲粥,隔夜粥凝固后便划成四块,早晚就着腌菜各吃两块,最终苦读成才。     5、欧阳修——画荻教子   画荻教子(huàdíjiàozǐ)荻: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地下茎蔓延,叶子长形,紫色花穗,生长在水边。茎可以编席箔。用荻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他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

7、、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他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水平那样高了。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母亲的教导有方也是一个促使他成长的原因。      6、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的著名学者匡衡,出身於农民家庭,生活十分贫困。他从小就很渴望读书,可是父母没有能力供他上学,甚至连书本也买不起,匡衡只好向别人借书来看。   某天晚上,匡衡很希望在睡前读一读书,但由於家中穷得连灯油也没有,根本没法点灯读书。正当匡衡发愁时,忽然发现丝丝的光线,正从墙壁的缝隙中透

8、射过来,原来这是邻居的灯光。匡衡心生一计,便用凿子把那小缝挖大成一个小洞,然后捧着书,倚在墙边,利用那点微弱的光线阅读。从此,匡衡每晚就借邻居的灯光,埋首苦读,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学者。        7、王冕——放牛听书   王冕(公元1287—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元末浙江诸暨人。 他出生于劳苦农民家庭,从小热爱读书,却上不起学。七八岁时,其父要他在陇上放牛,他却偷偷地溜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