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视觉假体微电极阵列和微刺激器的体外溶血性研究论文

人工视觉假体微电极阵列和微刺激器的体外溶血性研究论文

ID:25163291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7

人工视觉假体微电极阵列和微刺激器的体外溶血性研究论文_第1页
人工视觉假体微电极阵列和微刺激器的体外溶血性研究论文_第2页
人工视觉假体微电极阵列和微刺激器的体外溶血性研究论文_第3页
人工视觉假体微电极阵列和微刺激器的体外溶血性研究论文_第4页
人工视觉假体微电极阵列和微刺激器的体外溶血性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工视觉假体微电极阵列和微刺激器的体外溶血性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工视觉假体微电极阵列和微刺激器的体外溶血性研究论文郝树彬,孙立魁,于兆琴,杨婧【摘要】目的研究人工视觉假体微电极阵列和微刺激器的体外溶血性。方法按照GB/T16886.12-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2部分:样品制备与参照样品》的规定制备人工视觉假体微电极阵列和微刺激器检验液,将检验液按照GB/T16886.4-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4部分:与血液相互作用试验选择》中的规定进行体外溶血试验。结果本项试验中,人工视觉假体微电极阵列和微刺激器平均溶血指数为0.3%。结论本产品没有引起溶血反应。【

2、关键词】人工视觉假体;微电极阵列和微刺激器;体外溶血【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haemolysisofvisualprosthesismicroelectrodearrayandmicro-stimulatorinvitro.MethodsTestextractionsedicaldevices-Part12-2005:samplepreparationandreferencematerialsandthentestedaccordingtobiologicalevaluat

3、ionofmedicaldevices-Part4-2005:testselectioninteractionolyticindexofvisualprosthesismicroelectrodearrayandmicro-stimulatoolysisicroelectrodearrayandmicro-stimulator;haemolysisinvirto视觉假体是一种通过刺激视觉神经系统使失明患者重新获得视觉的人工器官。在理论上,视觉假体的实现可通过对视觉通路上任意位置进行神经电刺激。按照植入位置的

4、不同,视觉假体基本上可以分为视皮层假体、视神经假体和视网膜假体;C-Sight(ChineseProjectforSight)小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视觉假体方案。小组首次提出基于刺入式的多电极阵列的视神经假体方案,通过将编码的电刺激作用到视神经节细胞的轴突上.freell,加入20g/L的草酸钾溶液0.5ml制备成新鲜抗凝兔血,取新鲜抗凝兔血8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ml稀释。2.2样品及对照品的制备试验组每管加入供试品5g,再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ml;阴性对照组每管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

5、0ml;阳性对照组每管加入蒸馏水10ml。每组平行操作3管。2.3试验方法(1)将试验组及对照组各管放入37℃恒温水浴。(2)水浴30min后每支试管加入0.2ml稀释兔血,轻轻混匀。(3)水浴60min后倒出管内液体以800g离心5min。(4)吸取上清液移入比色皿内,用分光光度计在54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2.4结果判断样品的溶血率5%时,可认为本样品不会引起溶血反应。3结果兔血稀释后移入比色皿内测吸光度,记录结果(表1),并按照下列公式计算试验组溶血率:HR=A-BC-B×100%(HR-试验组溶血

6、率,%;A-试验组吸光度;B-阴性对照组吸光度;C-阳性对照组吸光度。)表1溶血试验吸光度检测结果4结论本研究条件下,试验样品微电极阵列和微刺激器没有引起溶血反应。5讨论视觉是人的信息的主要来源,人类认识外界世界的信息约有90%是通过视觉提供的。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000万人患有视网膜变性疾病,如老年性黄斑病变或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失明人口共4500万,中国约有900万视力残疾者,占全世界盲人总数的1/5左右。对于因视神经、视网膜或大脑受到损伤或发生病变导致视力严重残疾的患者,

7、至今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帮助他们重新获得视觉。随着医学与工程学的交叉发展,人们开始用工程学的办法寻求一种视觉假体,通过刺激失明患者视觉系统中仍有部分功能的神经组织的方法,帮助盲人重新获得有意义的视觉。微电子科学和微加工技术的进步,也为人们研发视觉假体创造了必要条件目前视觉假体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物相容性问题,这也是神经微电极芯片最终植入生物体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微电极能否长期经受生物体液的侵蚀而不影响其功能,生物组织能否长时间忍受微电极的植入而不会造成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植入材料虽然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但

8、长期置于眼内,所产生的一系列电流活动对局部及整个神经组织的影响,植入物在眼内的长期稳定性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医疗器械和生物材料在临床应用前都必须进行生物安全性的评价,对于与血液直接/间接接触或相互作用的器械和材料则需要进行血液相容性的检测,最新推出的ISO10993.4文件已经比较具体地列出了各类器械所应选择的试验指标,主要内容包括:血栓形成、凝血、血小板、溶血和补体系统等,而溶血试验则是其中一项比较传统和公认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