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151119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语文诗歌教学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诗歌教学之我见诗歌堪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枝璀璨的奇葩。面对优秀的文化财富,如何去品析、研读、讲授,是许多教师思考的问题。面对传统教学,根据新课标要求,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再溶于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财会论文,..诗歌堪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枝璀璨的奇葩。面对优秀的文化财富,如何去品析、研读、讲授,是许多教师思考的问题。面对传统教学,根据新课标要求,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再溶于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在教学中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重视朗读,在反复吟诵中提高理解能力诗歌本是用于歌唱的,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诗歌所特有的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通过朗读或朗诵才能体会出来,因此,教师
2、在教学中就该重视和运用这种方法。用心诵读吟咏,可以直接进入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体会出诗人情感,使学生获得与诗人感情上的共鸣。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悠闲,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喜悦;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愤慨……凡此种种情感,不读,安能体会得出?二、借助多媒体,优化诗歌教学过程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如何让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意蕴,有文字感知上升到心灵的体味,与诗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成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使其全身心的投入到诗歌特定的氛围情趣中,以声传情,寓
3、教于乐。因此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优化诗歌教学内容。有人评价唐代王维的诗和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许多诗歌都可以绘成画、谱上曲、编成舞来欣赏。比如在教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可以用图片将几根枯藤缠绕着几棵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天空中点点寒鸦……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升起缕缕炊烟的农家小院表现出来,甚至可以用音乐表现水流的声音、乌鸦的哀鸣,直观而醒目的画面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又如运用配乐朗诵,谱曲演唱,有利于激发联想和想象;总之,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让诗歌教学激情澎湃。三、讲究
4、方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诗歌除了在形式上具有其特定的声韵、节奏、格律等要求外,好的诗歌还必然表现出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高度的创造性特征,以便调动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再创诗歌情境。这就要求语文老师针对这一点,探求诗歌教学中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1.知人论世鉴赏法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的外现。“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因此,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极其生活经历突破,这种结合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来理解作品的方法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如: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词人,一生坚持抗金,不论出仕或归隐,从不放弃,但由于政敌的排挤、陷害
5、,不受重用,抱恨终生。我们了解了他的生平经历和思想状况后,对他在《水龙吟》《永遇乐》《菩萨蛮》等词中所抒发的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难酬的愤慨之情便易于理解和把握了。所以,研赏古诗词课前,应让学生搜集作者的人生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为以后鉴赏该人之作或同时期他人之作奠定基础。2.咬文嚼字(关键词句推敲)法古人作诗写词讲究炼字炼句,以使传神动人。对于初学诗歌的学生来说,阅读古歌,评析诗人炼字炼句技巧和作用,有利于打下扎实的基础,有助于深入体会诗歌丰富的内蕴、品味作者情感。如:李白的《行路难》第三四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中,“停”“投”“拔”“顾”四个动词的连用,形
6、象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3.抓住意象赏诗法意象,简单地说,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意?象切入,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感悟诗词意境,深入分析,仔细体味,从而准确“入情”。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借助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一系列意象组合起来的画面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情真意切。如果我们抓住这些意象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仔细体味,就可以对这首词做到深刻而准确的理解了。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在
7、平时的教学中,应让学生积累常用意象具有的象征意义,以便把握诗歌的内涵。除此之外,诗词鉴赏分析的切入角度与方法还很多,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简单地套用某一种,也不要刻意强调“方法”,应在上每节诗词课的过程中长此以往地进行着。学生在长期的熏陶下,自然而然地就掌握了鉴赏诗词的具体方法,鉴赏能力自然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总之,诗歌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应当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应当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师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财会论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