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122996
大小:63.6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关于改变技校语文教学现状之我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本文由【中文word文档库】www.wordwendang.com搜集整理。中文word文档库免费提供海量教学资料、行业资料、范文模板、应用文书、考试学习、社会经济等word文档下载关于改变技校语文教学现状之我见[内容摘要]技工教育是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业,语文等文化课教学只是副业,再加上技校生的生源构成、个性特征、人际心理偏差等实际情况及当前技校语文课程本身的不足制约了语文教学的发展。要改变技校语文教学现状,就要做到:明确教学目标,突出职教特点;选用合适教材,合理分配课时;注重听说训练,结合实际教学;
2、强化应用写作,突出实用性;转变教学理念,用“爱”去教学。[关键词]技校语文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少人认为,技工教育是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业,语文等文化课教学往往被忽视。特别是技校学生的生源构成、个性特征、人际心理偏差等实际情况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率。大多数技校生在初中饱尝失意与失败的滋味,因长期不得志而产生逆反厌学情绪,加上相当部分学生是因为基础差考不上好学校被迫来技校学习的,他们对学习语文是既无基础又无兴趣。此外,当前技校语文课程本身也有许多不足,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随意,教学时数不足等。针
3、对以上情况,如何改变当前技校语文教学现状呢?本人根据在技校十年的教学实践及技校语文的现状提出以下几点设想:一、明确教学目标,突出职业特点。 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说过:“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方向,量化了教学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就必须以正确理解教学目的为前提,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把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期望、定向、激励、调控和评价功能,以推动学生主动积极的主体活动,这就提高了教学的科学有效性,也就有望提高教学的效率。技校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一般语文能力和从
4、业实用语文能力的双重任务,制定语文教学目标,一方面要依据学生语文学习要求的阶段性特点;另一方面更要突出技校生的职业特点,从知识性和实用性出发,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我在技校语文教学中力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与每节课的内容一一对应,并将这些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内容,根据所上班级专业特点,灵活教学,不断创新教学形式与内容,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并把就业指导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始终以实用为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实际就业能力的提升。二、选用适
5、合本校特点的教材,合理分配教学课时。我个人认为技校语文教材应以能力训练和实用的说明文、应用文写作为主,同时兼顾各种文体内容。能力训练,如:普通话训练、听说训练、模拟面试等;说明文,可以根据专业特点选一些实用的范文,如:汽修专业课程对汽车构造、零件等介绍,主要是教会学生看懂专业内容中的相关介绍说明;应用文写作,主要是日常工作、生活中常用的,如:请假条、条据、启事、申请书、求职信、感谢信、计划、总结等。各种文体内容也要兼顾,但不能过多,可以选用一些经典名篇,让学生掌握每种文体的特点和写作重点,培养学生的理
6、解、阅读能力及写作能力。3技校语文教学课时很少,我们要合理分配,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故而每一个课时我们都要精心设计,采用适合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如:能力训练和应用写作,主要是以实用为主,注重实践;而其他文体应以了解写作特点为主,通过习题分析掌握做各类题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三、转变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进入技校的学生素质较差,针对目前学生实际情况,语文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应将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就是结合教学内容和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贴心教育,用“
7、心”去上课,以自己体验到的情感去引发学生的感情,引导学生与作品共鸣,达到愉悦精神、陶冶情操的育人目的。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人们通过传统学校教育获得的知识技术,已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为此,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陶行知《教学论》中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邵道先生在《学会生存》一书中也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真正让学生受用终生的是让学生学会选择和运用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具备比较稳定的、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8、为了让学生学有目标,我在课堂教学中,首先摆正师生的课堂位置。学生是主体,是主演,教师必须导演好。因此,我在教学中尽量少讲,增加提问的频率,把多一点讲的机会留给学生,尽量让他们在问答中自己找出课文的重点和课文中心。这样能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用问题激起学生多想,使学生感到有事可想,有话想说时学习的热情就会高涨。因此,巧妙地设疑,常常会产生“投石冲开水底天”的教学效果。但问题设计应注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