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论文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论文

ID:25104180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8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论文_第1页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论文_第2页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论文_第3页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论文_第4页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论文.freel2购买国债,通过财政支出转变为M1时,虽然M2口径的货币供给规模不变,但其中M1的规模却增加了,这种结构性变化,对市场均衡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二,中央银行购买公债实际上是货币发行,效应相当于“向银行透支”。它的传导过程是,中央银行认购政府公债,财政将公债收入用于支出,则中央银行的财政金库存款减少,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相应增加。商业银行有超额储备,就可能用以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如果商业银行在存款增加的同时并不扩大贷款规模,或中央银行认购公债的同时,相应地压缩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也不会扩大贷款规模,于是就不会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2.财政赤字扩大需

2、求的效应凯恩斯主义所奉行的财政政策是运用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在经济萧条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因此,赤字就成为财政政策中扩大需求的一项手段。财政有赤字,必然扩大总需求,但其扩大总需求的效应有两种,如前分析,一是财政赤字可以作为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总需求水平之上,使总需求扩张;二是通过不同的弥补方式,财政赤字只是替代其他部门需求而购成总需求的一部分。它仅仅改变总需求结构,并不直接增加总需求规模。完全以国债收入弥补的“软赤字”,只要不超出适度债务规模,其扩张效应

3、一般可被控制为良性的,即可以有意用作反经济周期的安排,在经济萧条阶段刺激需求,“熨平”周期波动,一般不致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这对我国的经济是有现实意义的。3.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一般是指财政赤字对私人消费和投资所产生的排挤影响。当政府因支出庞大产生预算赤字时,一般需发行公债向公众借款。发行公债是国家信用的一种形式,在货币市场上,如果私人储蓄量不变,则政府债券与企业债券等有价证券将共同竞争市场上有限的资金。当公众出于对国家债券的高度信任而争购公债,政府在总储蓄的占有上便处于优势。政府发债占总储蓄的比重越大,就会有越多的非政府借款者因筹不到资金被挤出货币市场,加上赤字支出

4、促使利率上升,必然会排挤出一部分非政府投资,从而抵销政府赤字支出的部分扩张性作用。但这种结果并不是绝对的,一方面政府赤字的排挤效应会被政府扩大投资支出所产生的“乘数作用”所抵销;另一方面,“排挤效应”如果与政府有意进行的经济结构合理化调整结合起来,则可以改善资源配置,对国民经济产生有益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财政困难特别是中央财政困难,在基本建设投资资金来源中预算内投资的比重已显著下降,1996年和1997年仅为6.3%和6.4%,而企业自筹资金的比重1996年为45.7%,1997年为46.5%,国民经济的积累率与80年代初相比也不相上下,这说明在改革中通过多种措

5、施扩大了非政府投资比重,尽管改革20年来连续出现赤字,但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并不明显。(三)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的再认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都是由国家计划统一安排,与此相适应,一向是执行年度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方针。在传统财政观念中,财政赤字被视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有现象,在我国即使偶而出现,也不过是经济工作一时失误的后果。事实上,改革开放以前,财政赤字也只是在少数年份出现。改革开放后,1979年出现了巨额赤字170.67亿元(硬赤字)和以后多年连续出现的赤字,以及不得不在年初编制预算时就打赤字,开始引起理论界和政府的关注。连年财政

6、赤字形成的原因和财政赤字的经济影响,一直成为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探讨的热点。关于我国财政赤字形成的原因,在传统体制下主要导源于急于求成,基建规模过大;改革开放后,预算内投资比重大幅下降,上述因素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继续存在,但影响力已不大,而经济转换时期支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特殊需要及财政收支机制的缺陷,则成为产生赤字的主要原因。经济体制改革本应提高经济效益,为财政提供更为充裕的收入,但这需要一个过程,甚至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由于我国改革是渐进式展开的,改革不到位,分配机制不完善,经济秩序不正常,税收流失严重,中央财政财权分散、弱化,因而改革效益超出改革成本的转换还迟迟未能在财政收支

7、上体现出来。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百废待兴,为实现大局稳定和理顺基本关系,落实政策,“归还欠帐”,需要财政增加支出,以后的改革过程中,维持稳定的数额颇高的“安定团结”补贴又必须打入到财政收支中,例如,仅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项合计,90年代的年度规模超出1000亿元,高时可相当于财政总收入的1/3.经济建设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对财政支出提出的要求,一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性质,而且具有“只能增加,不能削减”的支出刚性,所以,财政支出很难压下来。在这种情况下,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