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082635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谣言消解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谣言消解策略 摘要:群体性突发事件中,大凡伴有谣言,本文以2011年3月14日在我国出现的群体性抢盐事件为例,探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谣言的传播生成机制和消解策略。 关键词:群体性突发事件;抢盐事件;谣言 一、抢盐事件始末 2011年3月,因碘盐能预防治疗核辐射的传言,我国从14日开始出现抢盐苗头。因距离日本海域较近,我东部沿海的绍兴、上海,成为此次我国抢盐风潮的始发地。之后,随着网络信息的扩展传播,从2011年3月16日起,在浙江、上海、安徽等部分地区抢盐潮影响下,中国各地相继出现了食盐抢购现象。一时间各地市民
2、抢购食盐盛况空前,大量民众排队抢购食盐,多地超市食盐被抢购一空。个别不良商家借机提价,在北京一箱40多元的食盐卖到600元。一些地方的食盐也从原来的1元涨到了10元,一些城市里食盐的日销售量更是达到日常销售量的20倍。而在囤货的抢购者中,兰州一郭姓男子,居然囤了13000斤食盐,也成了网络红人。这场随着日本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而出现在中国的抢盐潮,据商务部发言人透露,涉及近30个省市,回顾这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两个谣言难辞其咎:第一,加碘可以抵抗核辐射;第二,恐惧将来海盐受核污染。德国学者诺伊鲍尔在其著作《谣言女神》中指出,谣言来自历史,影
3、响历史,更阐释历史,杀伤力实在可怕。谣言的杀伤力可见一斑。而这场谣言所引发的食盐抢购潮也值得我们反思。 二、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谣言生成机制 (一)谣言 谣言,百度百科中这样定义:谣言是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学者胡钰也认为:谣言是一种以公开或非公开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1]著名的谣言研究专家奥尔波特也对谣言进行了较为简明的解释:谣言是人际间对面交流的情况下,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传达有关的一个对象、第三者或一个处境的未经证实的信息。[2]从定义中,
4、我们看出,传统的谣言是依靠人际传播,以非正式的形式被散播。在新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谣言的传播也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它们借助论坛、手机、微博客等一些新媒体进行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混合式传播,对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的危害。 (二)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生成机制 1.信源的模糊性 霍夫兰等人在进行信源与说服效果的实验中发现,信源的可信度越高,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3]抢盐事件中,信源虽然属于谣言,但在无人辟谣的情况下,民众对它有着一定的可信度,所以才让谣言在社会中有了抬头之机。美国社会学家G.].北京:中
5、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许静.传播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德)汉斯•约阿希姆,诺伊鲍尔.谣言女神[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4]郭超海.谣言的传播机制及阻断策略[J].中国记者,2010(5). [5]彭涛,陈丽.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谣言形成、传播与作用机制以湖北石首事件为例[J].杭州师专学报,2010(3).中国.L.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