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墨妙亭记》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宋)苏轼《墨妙亭记》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ID:25080961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8

(宋)苏轼《墨妙亭记》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1页
(宋)苏轼《墨妙亭记》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2页
(宋)苏轼《墨妙亭记》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3页
(宋)苏轼《墨妙亭记》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4页
(宋)苏轼《墨妙亭记》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宋)苏轼《墨妙亭记》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宋)苏轼《墨妙亭记》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宋)苏轼《墨妙亭记》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墨妙亭记(宋)苏轼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莘老①自广德移守吴兴。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逍遥堂之东,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其民足于鱼稻蒲莲之利,寡求而不争。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故凡守郡者,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自莘老之至,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湖人大饥,将相率亡去。莘老大振廪劝分,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富有余者,皆争出谷以佐官,所活至不可胜计。当是时,朝廷方更化立法,使者旁午,以为莘老当

2、日夜治文书,赴期会,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而莘老益喜宾客,赋诗饮酒为乐,又以其余暇,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以为《吴兴新集》,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是岁十二月,余以事至湖,周览叹息,而莘老求文为记。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此既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虽知其然,而

3、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无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是亭之作否,无足争者,而其理则不可以不辨。故具载其说,而列其名物于左云。(选自私刻《古文观止》)[注]①孙莘老:名觉,曾任吴兴(湖州)太守,熙宁五年二月建造墨妙亭,以藏古代碑刻法帖。1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登:登上,到达。B.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抚循:抚恤。C.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故事:先例。D.使者旁午旁午:交错频繁。17.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4、分)A.寡求而不争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B.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富有余者C.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将相率亡去D.皆争出谷以佐官余以事至湖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是点题,交代孙莘老建造墨妙亭的时间、地点和用意。B.文章第二段记述孙莘老在勤政之余,用心搜罗古文碑刻。C.文章第三段是议论,主要是批判孙莘老的做法糊涂。D.“物必归于尽”一句,画龙点睛,是全文的主旨。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章其传世

5、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20.把文中画线的语句译成现代汉语。(7分)(1)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3分)(2)此既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16.A(登:五谷成熟)17.A(A并列B定语后置的标志……的人C大都带着,随着D连词介词)18.#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C(第三段,批判孙莘老不是文段的主要意思,主要意思是表达要“知命”的观点)19.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

6、名文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20.①对于古代刻石字画凡是还存在或者是倾倒残破被抛弃在荒坡野草当中的,又都搜集到这座亭子当中。②这是过去人们的一种困惑,而孙莘老又修筑深檐大房子用以严密保存这些金石碑刻,推测他的意思,好像他不知道事物的这种命运。【文言文参考译文】熙宁四年(1071)十一月,江苏高邮的孙莘老(孙觉)从广德军任上迁任湖州知州(相当于古代的吴兴太守)。第二年二月,建了一座墨妙亭位于他的府第北面、逍遥堂东边,搜集湖州境内东汉以来的古代诗词文章刻石用以充实亭中。浙江吴兴自从东晋以来就是首善之地

7、,号称是山水清秀。当地百姓凭借着打鱼、种植水稻、收获莲子蒲草生活富足,很少贪欲而又与世无争。宾客不是有急事非得到此,一般的不到这里来。所以凡是到这里来的吴兴郡太守,大都是悠然逍遥,平时把题诗作赋、在投壶中游乐饮酒当成正事。自从孙莘老来到这里,正值当年发大水,连上等良田也没有收成,湖州老百姓饥饿严重,许多人争相逃亡他乡。孙辛老开仓赈济灾民,劝说有余粮的人家把粮食分给没粮的百姓,亲自巡视灾情,慰问、安顿回来的灾民,其真情至真至诚。于是,富裕人家,都争相贡献出自己家的余粮以支持官府,使得灾民免于死亡的不计其数。正当这时,朝廷推行王安石变法,朝

8、廷派来的使者交错频繁,世人都认为孙莘老肯定会日夜书写文书,到了进见朝廷使臣的时候,也不可能还像以前那样仍然保持雍容自得的神态。而孙莘老却更加喜欢前来的宾客,诗饮酒以为欢乐,又利用剩余时间,大力搜集以往的古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