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山火”手法针刺合谷穴对面部红外热像图影响的研究

“烧山火”手法针刺合谷穴对面部红外热像图影响的研究

ID:25073422

大小:7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烧山火”手法针刺合谷穴对面部红外热像图影响的研究_第1页
“烧山火”手法针刺合谷穴对面部红外热像图影响的研究_第2页
“烧山火”手法针刺合谷穴对面部红外热像图影响的研究_第3页
“烧山火”手法针刺合谷穴对面部红外热像图影响的研究_第4页
“烧山火”手法针刺合谷穴对面部红外热像图影响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烧山火”手法针刺合谷穴对面部红外热像图影响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烧山火”手法针刺合谷穴对面部红外热像图影响的研究张亮严兴科(通讯作者)黄春换刘敏余利忠李向军(甘肃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甘肃兰州730000)【摘要】目的观察“烧山火”手法针刺合谷穴对面部温度的影响,从“面口合谷收”的角度探讨经脉体表一体表相关的联系规律;同时为针灸临床治疗手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正常健康大学生18人,随机等分为空白对照组、平补平泻组和烧山火针法组,每组6人。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正常人合谷穴行“烧山火”、平补平泻针刺后面部温度的变化。结果选取面部迎香、禾髎、地仓、颊车四个穴区的体表温度进行比较,发

2、现针刺组的迎香穴区和禾髎穴区的温度在针刺即时、针后5min、lOmin、15min时均呈持续升高趋势,地仓、颊车穴在针刺得气后lOmin时温度达到顶点,正常组温度无明显变化。结论针灸对口鼻部位穴区有升温作用;使用烧山火手法后升温作用增强。【关键词】合谷烧山火红外热像图【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046-02“面U合谷收”(《四总穴歌》)是针灸临床实践中对合谷穴治疗面部疾病的经验总结和高度概括,反映了经脉体表与体表相关的内在联系规律。针刺手法是针灸治疗疾病

3、的过程中实现补虚泻实、调整机体阴阳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1],为了达到补泻的目的,必须因人、因病、因时选择不同的针刺穴位和针刺手法。复式传统针刺手法“烧山火”最早岀于明?徐凤《针灸大全》,明?杨继洲《金针赋》中记载:“烧山火,治顽麻冷痹”。现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冷痹顽麻,沉寒痼冷,命门火袞,脏腑经络元气不足等虚寒之证,如瘫痪麻痹,寒湿痹症,四肢厥冷,腹中寒痛,五更泄泻等[2]。在木实验中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了“烧山火”手法针刺合谷穴对面部温度的影响,为临床手法应用和探讨经脉体表相关规律提供依据。1实验对

4、象和材料1.1观察对象和分组选择18名健康志愿者。年龄21-33岁,平均年龄25.4岁,其中男性7例,女性11例,随机等分为三组:空白对照组6例,平补平泻组6例,烧山火组6例。1.2实验仪器医用FLIRT425红外热像仪(北京泰盟有限责任公司,320×240像素红外分辨率、温度范围为-20〜+120°C、温度误差0.1°C);华佗牌0.38×40mm针灸针。1.3实验环境室温20.0±2°C、相对湿度50%、反射温度20.0°C、辐射率0.98。1.4实验方法1.4.

5、1针刺取穴取穴选用合谷穴,位于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3】,针刺深度:直刺30mm。1.4.2针刺操作烧山火手法操作[4]:受试者进入实验室后须静坐20min以上,穴位消毒后五分钟、经红外热像仪观测无低温区方可操作。将针刺入合谷穴应刺深度的上1/3(10mm深处,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9次(大拇指向前吋力度大、速度快、轻缓退回,捻转角度ISO°,速度150次/min),再将针刺入中1/3(20mm深处,人部),得气后如上述行捻转补法次9次,然后将针刺入下1/3(30mm深处、地部),

6、得气后再次行捻转补法9次,即慢慢地将针提到上1/3,如此反复操作3次,直到受试者感觉到针下有热感,然后将针紧按至地部,留针15分钟。平补平泻针法操作[4】:操作前准备工作句烧山火组。将针刺入合谷穴应深度(30mm深处)得气后,缓慢均匀地提插捻转(捻转角度180°,速度150次/min),留针15分钟。空白对照组:操作前准备工作同烧山火组,余不做任何处理。1.4.3红外热像图的采集三组均在针刺前、针刺得气即吋、针后5min、lOmin、15min分别采集面部(迎香、禾髎、地仓、颊车穴穴区)的红外热像图,采集

7、吋受试者采取坐位,头部转向对侧面部30°的方向,采集者距受试者lm远,每次采集均为固定位置。数据采集时,面部分别以迎香、禾髎、地仓、颊车穴为中心选取l×lcm的区域,使用FUR红外分析软件对红外热像图数据进行记录、储存、处理、分析。记录每个区域的平均温度,进行统计。最终统计结果使用SPSS14.0统计软件和Dunnett-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2实验结果烧山火法针刺合谷穴后面部迎香、禾髎、地仓、颊车四个穴区升温效果分析:具体数据见图1-4。(1)受试者面部四个穴区温度在针刺后均升高,正常组面部

8、四个穴区温度无明显变化;烧山火组、平补平泻组和空白组两两比较,在5min、lOmin、15min吋均有显著性差异(P<O.O5);在针刺即吋:地仓穴与禾髎穴穴区三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禾髎穴烧山火组与空白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o(2)在本实验中,迎香、禾髎穴区温度在观察结束吋(15min)仍呈升高趋势,提示在本实验中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