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068535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中的运用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信息技术课不仅是简单地教学生技术,更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其独特的优势主导着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课堂中,如
2、何有效的组织教学活动来实现目标,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适应课程的要求,是信息技术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使用较多的方法,同时在信息技术教材中也提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法。一、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解“任务驱动”就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任务中,让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任务驱动”的特点就是围绕“任务”展开教学,教师设计了合
3、理的任务,推动学生主动地去完成各项任务;而学生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当发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会及时向他人或老师求助,此时教师就发挥了主导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任务作为重要的载体,被教师、学生运用,推动整个课堂教学的进行,教师、学生、任务三者是积极的互动关系。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学生培养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
4、,学会如何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把教材中的每一章设计一个大任务,再将大任务分为若干小任务,每一节又由一个或几个小任务组成。例如学习“中文WORD的功能和使用”一章时,要求每一位同学编制一份精美的班级小报。此任务中隐含着本章的几个知识点:(1)WORD的基本概念、建立编辑文档;(2)设置字体、字号,段落排版;(3)页面设置及文档的打印;(4)WORD的图形功能;(5)WORD的表格功能。把这5个知识点隐含在5个小任务中,每一节课完成一个小任务;又把
5、一节课的小任务分成更小的几个任务。如第一节课的任务是按要求对现有文档精心修改。要求中隐含着3个知识点,即:(1)WORD的基本概念;(2)文档的建立、打开与关闭;(3)编辑文档。这3个知识点分别设计在3个小的任务中。每一个任务的确立都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状况、教学内容的统筹安排而定。(二)引导学生分析任务并提出问题。每一个任务中都包含着新、旧知识,学生接受任务后首先思考如何去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会遇到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也是他们想要知道的知识点,此时老师再将新知识传授给他们,这就调动了学
6、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例如讲EXCEL电子表格时,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漂亮的全班学生期中考试成绩汇总表。给出任务后不要急于讲解,而是让学生讨论、分析任务,提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这时应该是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提出的问题,一些是以前已学过的,如数据的输入、格式设置等,这些问题学生自己就会给出解决方案;另一些是没有学习过的,如函数的使用、页面设置等,即隐含在任务中的新知识点,这也正是这个任务所要解决的问题。(三)根据提出的问题,及时探究新知识。问题提出后,就需要开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老问题学生自己解决,新问题要通过
7、师生的共同探索解决。每次授课的时间不超过3~10分钟,然后让学生动手进行一个与刚才授课内容有关的练习或活动(即完成一个小任务)。学生们听了一段课刚要开始走神,思路立刻又被下一活动拉了回来。活动(任务)做完,接着刚才的兴奋劲儿,下一部分的探究又开始了。这样,学生的思路始终跟着老师的授课内容,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及时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完成任务时又获得一种成就感。总之,在教材使用中,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获取知识,让学
8、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方法,并学以致用,真正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训练他们的各种创造性思维,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并终生受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