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068343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7
《不懂外语的翻译家林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懂外语的翻译家林纾不懂外语的翻译家林纾 清末民初的作家林纾,原名林琴南,他始终坚持文言文,反对白话文,是个文化保守主义者。当年他在《自由谈》上发表了哪些作品?一时无法考察。不过以他老人家那种摇头晃脑、一唱三叹的调调儿,写几篇风花雪月的文章,是完全可能的。但他是不是属于鸳鸯蝴蝶派,似乎还难作定论。单是轻藐新文学作家,还不能自然地归属鸳蝴派。鲁迅于1933年写的《夜来香》一文中说:林琴南式的史汉文章已经少见了,鸳鸯蝴蝶派却比他走运,从新飞黄腾达了。(《鲁迅佚文全集》817页)显然是把林琴南与鸳蝴派分开的。 1919年,新文化运动已蓬勃兴起,桐城余孽受到严重
2、打击,白话文的普及已成不可逆转之势。他老人家气不过,使用笔名林纾写了《荆生》和《妖梦》这两篇滑稽小说,以宣泄愤怒。《荆生》的内容是说有由必美(影射陈独秀)、金心异(影射钱玄同)、狄莫(影射胡适)三人,相聚于陶然亭,大骂孔夫子,讨论白话文,结果被一伟丈夫荆生揍了一顿。《妖梦》则是写田恒(影射陈独秀)、秦二世(影射胡适)二人,提倡白话,反对古文,得到白话大学堂校长(影射蔡元培)的支持,结果被一个妖魔张口把三人吃掉。这两篇小说,反映出当时文化保守派气急败坏的心态。不过,除了用笔名发表小说外,林纾还有《致蔡元培先生的公开信》,对于北京大学覆孔孟,铲伦常,废古文,用
3、土语作文等横加诋毁。 对于林纾的顽固守旧的态度,理所当然地受到新文化倡导者们的批评。不过对林文的批评,一般比较温和,蔡元培的《复林琴南先生公开信》,规劝多于批驳,解释多于斥责。鲁迅称林氏为享有大名的林琴南翁,他对《荆生》、《妖梦》多次加以讥刺,但笔下总是留有几分宽容,甚至还有几分尊重。而身受直接攻击的胡适,表现更为豁达。在1922年写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对林琴南有很高的评价。他称林氏是介绍西洋近世文学的第一人,是替古文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他甚至说:古文的应用,自司马迁以来,从来没有这样大的成就。当时,有些新派文人对林氏的译书开展了批评,对此,胡适说
4、道:现在有许多人对被译的原书,既不能完全了解,他们运用白话的能力,又远不如林纾运用古文的能力。他们要批评林译的书,即就未免太冤枉他了。这篇文章发表前,曾特意征求过鲁迅的意见,鲁迅认为警辟之至,大快人心,我很希望早日印成。(《鲁迅佚文全集》743页)鲁迅的赞同当然也包括对林纾的评价。 林纾在新文化运动中,是保守派;但在晚清末年,他在政治上是个革新派,在介绍西洋文学方面,更是个开拓者。 林纾于咸丰二年(1852)生于福建闽县横乡,家里世代务农。由于生活非常贫困,父亲随乡人去台湾谋生,林纾随母亲寄养于外祖父家。外祖父也是个贫民,一家九口,全靠母亲和姐姐为人缝
5、纫刺绣来养活。当时同里有个老先生叫薛锡极,发现林纾天资聪颖,便教他识字读书,很快成了一个勤奋好学的小儿郎。此后十多年间,他读书勤奋,能文能诗,能书能画,一时名噪乡里。终于在光绪八年中了举人。 光绪二十一年(1895),康有为率领在京的举子,上书朝廷,倡导维新。恰在此时,林纾与同乡举人陈衍、高凤歧、卓孝复等,也到北京公车上书,抗议向日本割让台湾、澎湖、辽东,并请变法。三年之后,他又到北京与高凤歧第二次上书,反对德国占据胶州湾,并就筹饷、练兵、外交、内政四个方面提出建议。日本占领台湾,对林纾的刺激很大。他13岁时就曾到台湾去探视做工的父亲,26岁时又到台湾为
6、病逝的弟弟料理后事,因而对台湾有深厚的感情。在此后的文章中,每提到割让台湾事,就充满悲愤之声。 戊戌政变失败了,维新救国的梦破灭了,林纾无可奈何地回到了书斋里,走到了讲坛上。而与此同时,也开始了他的翻译工作。但是,他根本不懂外语,连ABC也不认识,如何从事翻译呢? 事情起于一个叫王寿昌的人。此人是船政学堂的学生,从法国留学归来。有次谈起法兰西文学的盛况,林纾听后大为惊讶。他要王给他讲篇法兰西小说,王便把随身携带的LaDameCamelias讲给他听。林纾一面听,一面记,最后整理成文,取名为《茶花女遗事》。这篇小说发表以后,引起了轰动。接着他不惜重金,通
7、过各种渠道,购置欧美文学原著。然后请人给他口译,再由他进行笔述。其用力之勤,搜罗之广,译作数量之多,都是惊人的。据《鲁迅全集》第一卷的林纾翻译小说的最大毛病,是经常删繁就简,任意割裂。有些译本印出来时还不及原著的三分之一。(当时梁启超、严复的翻译都有这样的毛病。)这当然是林氏的缺点,但也有多方面的原因。香港有位老先生叫高伯雨,熟悉清末民初的历史掌故,他曾写过一篇介绍林纾翻译小说的文章,文中引用与林氏合作翻译的某君给友人的信,大意是说与林氏合作是件苦差事,因为老头子对西洋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生活习惯、风俗人情以至日用器皿等一无所知,经常喋喋不休,刨根究底,
8、使合作者不胜其烦,只好为其略而言之。香港中文大学的高克毅教授,对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