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043392
大小:76.1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8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研究【摘要】目的:去除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减少留置针的并发症,最大限度的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方法:对15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为危重患者急救、临床药物治疗、重复用药和供给营养,提供了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消除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不良问题,提高使用成功率,已成为护理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临床问题。【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应用;护理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95—02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应用于
2、临床,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特点是: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而不易穿破血管壁。既减轻了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又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1]。如何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是护理工作者研究的新内容。现将静脉留置针应用技术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1操作方法1.1血管及留置针的选择1.1.1血管的选择: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血管选择宜用相对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易于定的血管;患儿可选择耳后静脉、额正中静脉、颞浅静脉及其额角分支等较粗直的血管[2]。紧急心脏起搏、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抢救、中心静脉压的测定、胃肠外营养等治疗,宜
3、选用股静脉或颈外静脉[3];长期卧床的患者,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使用静脉留置针,且留置时间不宜过长,因久病卧床的患者易形成血栓。发生在静脉的血栓比动脉多4倍,发生在下肢的血栓又比上肢多3倍[4];烧伤患者可供使用的血管较少,更应注意血管部位的选择,由于上肢静脉干线短,下肢静脉干线长,选位顺序应先上肢后下肢[5];静脉穿刺困难者特别是晚期肿瘤患者,可应用腹壁静脉穿刺放置静脉留置针。腹壁静脉是末梢小静脉,血流慢,压力低,活动度小,静脉留置针不易脱落或堵塞,对患者的生命维持起着重要作用。1.1.2留置针型号的选择:留置针的大小依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血管情况分别选用18G〜24G等型号。有主张
4、在不影响输液速度的前提下,应用细、短留置针。因相对小号的留置针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能减少机械性摩擦及对血管内壁损伤,从而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及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可相对延长留置时间。1.2穿刺方法:四肢浅静脉穿刺法:选择粗直、弹性好且活动方便的血管,距穿刺点10〜15cm扎止血带,使肢体远端的静脉充盈度达最佳状态是穿刺成功的关键。消毒穿刺部位后,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以15°〜30°角进针,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继续沿血管进针1〜2mm,使外套管尖端全部进入血管,右手固定针芯,左手推入外套管,松开止血带固定。郭德芬等通过3种静脉留置针送管方法的研究发现,送外套管时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
5、管,穿刺成功率高。头皮静脉穿刺法:头皮静脉是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常用部位。操作者右手拇指与中指握住套管回血腔两侧,食指轻按在外套管上面,无名指、小指与患儿头皮接触固定,以15°〜30°角缓慢进针,直刺血管,见回血后,降低角度再进入1〜2mm。拇指、中指固定针芯,以食指背侧面轻轻弹送外套管,直至全部置入血管内。右手将长约4cm的3M透明胶带,以穿刺点为中心平整粘贴,透明胶带上缘在外管针翼一半处,右手拇指与食指持肝素帽,左手食指、中指按外套管尖端处,即食指紧贴透明胶带下缘按压,以阻断回流血为宜。右手无名指与小指夹针芯退出,拇指、食指迅速将肝素帽对口旋上外套管,双手拧紧肝素帽,再次固定。
6、小儿血管细,压力低,小儿头皮套管针细小、柔软,穿刺后不易回血或不回血,使穿刺判断失误。如果使用负压穿刺,既用10ml注射器的生理盐水,针头与套管针连接,施以负压使针头进入血管后尽快见到回血,避免盲目进针穿破血管。领外静脉穿刺法:该静脉具有离心脏近、官腔粗大、位置表浅、易充盈辨认等特点。操作方法: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暴露颈外静脉,常规消毒,右手食指和拇指持套管针针翼,左手转动针芯,使针尖斜面朝向右手大拇指后折叠针翼,左手食指固定和压迫颈外静脉,拇指拉紧穿刺处皮肤,以胸锁乳突肌中点为穿刺点,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入皮后呈10°〜15°角沿静脉方向行走,见少许回血即降低穿刺
7、针角度,沿血管前行1〜2mm,右手固定针芯,左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右手缓缓抽出针芯,连接输液器上的T型连接管,自粘性无菌敷料固定。股静脉穿刺法:股静脉管腔粗大,血流量大,血管固定,走行直,远离心脏,呈正静脉压,不易导致空气误入,静脉周围无重要结构,并发症少,且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特别是抢救危重患者时可很快建立静脉通道,积极发挥作用[3]。操作方法:患者下肢伸直并略外展外旋,局部消毒,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股动脉内侧0.5cm处,用16G粗针刺一小口,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