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质疑”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学贵质疑”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ID:25020524

大小:5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7

“学贵质疑”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_第1页
“学贵质疑”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_第2页
“学贵质疑”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_第3页
“学贵质疑”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_第4页
“学贵质疑”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贵质疑”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贵质疑”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问”从何来?从疑而来。只有善疑、质疑,才能获得渊博的学识,用之于我们的事业。所以我们说:学贵质疑。明朝学者陈献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总会有无知的地方,而善疑、质疑则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那么,我们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一、培养自信,使学生敢于质疑1.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2、要经常鼓励积极提问的学生,创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和顾虑,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教师还应遵循延迟判断原则,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观点,不要当即做出判断,提倡同学间相互争辩,在争辩中相互启发。要敢于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向教材质疑,在质疑中求疑,形成良好的质疑解疑的氛围。2.创设良好的质疑情境。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获得知识并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体验、领悟和创造中发现知识,实现认知结构的迁移。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不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讲课时教师不能把所有的

3、内容都平铺直叙地拿出来直接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好质疑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可以用一些效果清晰、富有生活气息、富有吸引力的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进行积极的思维,提出质疑,如“汽车突然起动与制动的现象”、“马德堡半球实验”、“瓶吞鸡蛋”、“抓不住的瓶”等。二、创设情境,使学生乐于质疑1.联系实际引发质疑。联系实际引发质疑就是通过分析、比较某种观点看法和已知事实现象

4、或新的实验事实是否矛盾,从而提出质疑。如近两千多年以来,人们都相信亚里士多德的“圣言”,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而伽利略在做单摆实验时发现,摆线上系轻重不同的石块,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所用的时间都相同,因此提出了质疑。后经反复实验和研宄,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并建立了科学的落体定律。又如原子结构的假说,开始汤姆生提出了“枣糕”模型,后来,卢瑟福做了著名的a粒子散射实验,发现汤姆生的“枣糕”模型和a粒子散射实验相矛盾,于是产生了质疑并提出了核式结构学说。2.逆向思维提出质疑。这是与通常思维程序相反的一

5、种思考方式,是通过从相反的方向展开思维、提出问题的一种质疑方法。例如,法拉第根据电产生磁的现象,逆向思考提出了质疑:磁能否产生电?并通过10年的艰辛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提供了一把金钥匙。我们平时的物理教学活动中可以经常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质疑。例如在几何光学中讲过己知物点和透镜求像点的方法后,可以质疑一下己知像点和透镜如何求解物点,这些都属于逆向质疑。1.运用实验引发质疑。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实验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在动手上见物理,做到动中有思、思

6、中有动、动思结合,充分利用实验现象的变化过程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既能达到深化、物化物理知识的作用,又能培养学生利用实验来研究、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演示标准大气压是相当于76厘米汞柱所产生的压强这个结论后,根据学生己有的知识情况,提问:(1)将试管倾斜;(2)将试管向上提一些;(3)将试管改为粗些或细些;(4)将试管换成弯曲的试管__则水银柱的高度会不会有变化?学生思考分析后再演示来验证,据此问题还可提出:(5)若把这实验装置拿上高山上做;(6)若实验时,不小心使水银里留有气泡——则水

7、银柱的高度还是76厘米高吗?再或者问:(7)若把水银换成是水,则大气压相当于多高的水柱?从认识过程看,学生认识物理问题与科学家发现物理规律是颇为相似的,要认识的知识对他们来说都是未知的,都必须运用已知的知识去探索未知。而实验能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激活他们的探索精神。三、加强指导,使学生善于质疑1.要提出质疑的要求。为了避免质疑的盲目性,教师事先可以有目的地提出质疑的具体要求,给学生指明方向。目标明确了,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较为集中,质量也较高。2.要教给质疑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质疑时,要让学生力争做到“四求”

8、:一是求全,指导学生思考问题要严密,既要考虑到其中的一个主要方面,又要考虑到问题的其他相关方面,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二是求深,指导学生不要被表面现象所干扰,要善于透过复杂的表面现象,通过分析、比较,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变化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三是求活,指导学生思考问题要灵活,要注意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借助己有知识,从各个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各种解题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四是求异,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联想、想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