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c形”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 

“双c形”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 

ID:25020264

大小:7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7

“双c形”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 _第1页
“双c形”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 _第2页
“双c形”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 _第3页
“双c形”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 _第4页
“双c形”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 _第5页
资源描述:

《“双c形”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双C形”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双C形”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7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30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例,20例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标准组),10例行“双C形”去骨瓣减压术(改良组),以Barthel指数(BAI)和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评定临床效果。结果所有病人均获随访。术后1、6个月,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而BAI,G0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P):butthedifferenceofBAIandGOSbetweenthetwogroupswassignificant(t=,

2、P5mm,基底池和侧脑室受压;③有意识障碍、肢体偏瘫或早期小脑幕裂孔疝的表现。排除标准:①年龄>70岁;②近期有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昏迷等内科疾病;③CT扫描示颅内出血性病变及原发占位性病变;④脑疝晚期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生命体征不稳定。一般资料本组病人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7〜67岁,平均52岁。其中脑动脉硬化、高血压并高脂血症20例,风湿性心脏病及冠心病8例,MCA瘤栓塞术后2例。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20例(标准组,包括MCA供血区梗死,可合并ACA、PCA或三支动脉供血区梗死),男12例,女8例;术前GCS评分(士)分。行“双C形”去骨瓣

3、减压术10例病人(改良组,包括MCA供血区梗死,可合并ACA、PCA或三支动脉供血区梗死),男6例,女4例;术前GCS评分(土)分。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治疗方法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采用江基尧1998年报道的常用颅脑外伤开颅术式。其要点为:额部距眶上2cm,顶部旁开中线2〜3cm,颞部低于颧弓至中颅窝底,骨瓣大小12cmX14cm;重建硬脑膜囊;皮瓣的设计亦根据骨瓣而定。“双C形”去骨瓣减压术要点:做一侧额颞手术入路头皮切口接颞顶后手术入路头皮切口,皮肤切口呈“双C形”,该侧额颞头皮切口必须向下延伸达中颅窝底,颞顶后手术入路头皮切口向下达同侧外上项线中点,

4、一次性大骨瓣开颅,前界需达眉弓,后界达顶结节,去除骨瓣,并咬除颞骨达颞窝;放射状剪开硬膜。做到真正意义上对侧裂静脉及颞枕静脉减压,保持其通畅,减轻大面积脑梗死后脑水肿。观察指标术后1、6个月的病死率、格拉斯哥预后(GOS)和Barthe1指数(BAI)评分。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病死率以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四格表精确检验法;评分以土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2结果术后1个月病死率及GOS和BAI评分改良组获随访10例,1例死亡,病死率10%;标准组获随访20例,5例死亡,病死率2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存活病例BAI分别为:改良组(土)分,

5、标准组(土)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P)。存活病例BAI分别为:改良组(土)分,标准组(土)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t=,P):但两组术后1、6个月BAI和G0S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双C形”去骨瓣减压术的优点有以下几点。①与梗死具体部位结合,选择“双C形”头皮切口并设计合理的颅骨骨瓣减压窗。大多数大面积脑梗死是由大脑中动脉近端主干或颈内动脉远端闭塞所致,故手术须依据MCA的供血范围和保证该区域的回流静脉通畅来设计骨瓣。本组病人扩大耳后颞枕部的骨窗,更适合脑梗死区域的脑组织减压的方式。②皮质静脉回流通畅。与目前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相比,强调合理脑组织的减压,更重要的是保证脑皮

6、质静脉回流通畅,避免大脑皮质静脉会因挤压移位造成嵌压、扭曲及拉伸以至静脉回流受阻加重脑水肿。③生理曲度。该术式基于对脑组织生理曲度进行梯度力学分析建立骨瓣,所以前界达眉弓、上后界达顶结节,这样可保证上吻合静脉及该梗死区域减压自然。这样避免了未达到“自然”外移梗死脑组织进一步挤压浅大脑中静脉及颞枕静脉保证脑梗死区域回流静脉通畅。④改善脑灌注。脑灌注压的改善有利于脑缺血的改善,缺血的脑组织充分向减压侧膨出,能有效缓解颅内压,解除脑干受压。当然该术式也有不足之处,作者体会在采用该术式的大面积脑梗死病人术后存活者中,行颅骨修补术时较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操作繁琐。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己被广

7、泛应用于临床,基本都采用了“?”形切口。作者认为应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准确判断损伤部位及皮质静脉分布情况,适当采用“双C形”切口,有利于更好地使皮质血管减压充分,得到理想减压效果,同时能促进脑疝还纳,减少脑的缺血时间和范围,使“半暗区”的脑组织最大限度恢复,脑灌注压改善,局部血流增加,及时纠正低氧状况。另外,有利于脑组织充分向减压侧骨窗膨出,代偿了颅腔内容积,缓解了颅内压,促进血液回流,解除了脑疝对脑干压迫,有效地保护了脑功能,降低了致死、致残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