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地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议地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ID:25008089

大小:5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小议地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1页
小议地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2页
小议地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议地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议地理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王丽芳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郭庄学区075600教学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个体潜在的内在学习动因,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个体最大的创造力。笔者以地理学科教学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内在学习动因,进而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把地理形象思维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切入点地理教学中的地理形象思维是通过典型的地理现象反映和把握地理事物木质的思维活动。地理形象思维不仅是思维过程中的一个闪念、一颗火花,而>1.是可以经常地存在于教与学的过

2、程中。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地理形象内容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通过实物、模型、幻灯照片、声像资料等表现具体可观的地理形象;二是通过教师生动丰富的语言,描绘出具体的地理情境;三是通过简洁的线条符号和地理示意图形附加少量的说明文字表达一定的地理知识内容的形象化图示。它们都是教学中构成地理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二、利用感性材料,强化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对事物的木质及规律的理性思考。例如:在“黄河水系”的教学中,幻灯片上黄

3、河下游的流域面积明显地比中、上游缩小,这种一反常态的现象可以作为让学牛.从直观的视觉中进一步训练其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素材。我们都知道黄河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平水缓的华北平原沉积,使河床抬高而成为“地上河”,高出地面的河床再也不可能接纳支流进入黄河干道。而在讲解黄河中游特点时,教师事实上已把原因告知了学生,因而,这一要求对初中生而言并不太难。三、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诚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引发学热情,可以从邮票、旅游、动物世界等多种角度进行切入,以充分激发、活跃学生的思维

4、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体,但一切形式总是为内容服务的。地理教学本身旨在通过这些载体,让学生学会思考,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将看似繁杂、互不相关的地理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出来,这需要学生具奋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长江大堤上的“万寿塔”塔基为何要“建”在九米多深的地下?你知道原因何在?从中可以揭示哪些相关的地理知识?粗粗一看,万寿塔与地理知识能有什么关系,至多因为塔身太重而江堤地质不硬陷入地下的吧!如果没右仔细思考,这一结论很迎合常人心理,但事实上,众所周知,塔基原本是在高出河面数米的江

5、堤上,因年代久远,长江受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并超过塔基,为了保护塔身免受江水浸蚀而在四周筑土叠砖,年复一年,四周越来越高,塔基便“越陷越深了”。那么这个原因本身又是怎样形成的?这就可以联系到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点、植被情况:长江上游多穿行高山深峡之中,水流湍急,落差大,植被情况相对较好,即便有泥沙入河,也因流速快而不能沉积;中下游河道流经平原地区,地势低平,使流速减缓,必然使泥沙沉积,抬高河床。通过“万寿塔”塔基低于地面这一普通现象,引发学生进行地理方面的逻辑思考,从而达到了深化教学的0的。四、精心设计问题

6、,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特意对一些问题进行设计,以定向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中某一方面的能力。1.通过引导学生转变看问题的角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往往会犯单向性思维的错误,这种情况下,教师引导他们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是至关重要的,往往有“蓦然冋首”之功效。如,有学生问:“老师,你曾说过南海诸岛中岛屿都很小,而II尽是珊瑚礁,这样的岛还值得保卫吗?”问题提得很幼稚,但很实际,因此教师仅从岛屿本身去解释是很难有说服力的。但如果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学

7、生就很容易接受了。根据“海洋法公约”,岛屿拥有与大陆一样的权利,可以围绕岛屿划定其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等各类管辖海域。像这样把审视问题的角度进行变换而使问题变得明了,极易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2.通过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同一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广阔性同样是上面的小岛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让学生充分理解其保卫的价值。小岛作为国土的一部分,不仅具有主权意识(国防意义),而II具有广阔的资源价值(海域内的石油、天然气、矿产品、鱼类及其他生物),更具有开采捕捞形成的经

8、济价值。例如在“南海诸岛”的教学中,南海诸岛绝大部分是水下暗礁、暗河和暗滩,岛屿不多,其共同点是海拔低、面积小,南海诸岛分布范围展布在南北纵长1800千米,东西横宽800多千米的南海广阔海域,约16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管辖“蓝色国土”的一半还多,.其主权方面的政治意义可想可知。同时从自然资源方面思考,岛上长夏无冬,林木繁茂,海鸟众多,鸟粪积藏量十分丰富,能为农业发展提供理想的天然冇机肥,具冇相当的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