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化学中的实验改进

浅谈中学化学中的实验改进

ID:25007189

大小:58.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浅谈中学化学中的实验改进_第1页
浅谈中学化学中的实验改进_第2页
浅谈中学化学中的实验改进_第3页
浅谈中学化学中的实验改进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化学中的实验改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中学化学中的实验改进□陈娟摘要: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学习新知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教学,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因此应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实验改进,不断创新,最大限度的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改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学习新知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牛.掌握基木的实验操作和技能,还应教会学牛.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提问,能对课木中现有的实验进行改进,做到在实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以下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个实

2、验改进,以和各位读者商榷。一、根据环境和条件,改进实验,使操作简单易行。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对这门课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了保护学牛.的这份好奇心和求知欲,应切实加强实验教学。但是由于受到环境和教学条件的限制,实验教学有时会受到一定影响。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想办法解决困难,上好实验课。例如课木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一)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牛.和停止。尽管启普发生器使用方便,但由于该仪器笨重,实验室的储量有限,因此研究仪器的改进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学生们的研究讨论,提出了以下两种对气体发生装置的改进方法:1、用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图二

3、),通过推动注射器活塞控制反应。2、取一大一小两个塑料瓶,在小塑料瓶底钻几个小孔。将石灰石放入小塑料瓶中,稀盐酸倒入大塑料瓶中(图三)。将小瓶放入大瓶中时,石灰石和稀盐酸接触,反应即可发生,将小瓶拿出后,反应停止。该方法不仅实现了原来的目的,而且取材方便便于携带。二、构建知识网络,改进实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初中化学具有描述性内容多、记忆性内容较多和某些知识较零碎等特点。因此许多学生认为化学难学,也难以应用冇关知识解决问题。及吋帮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归类并渐内化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有助于他们扎实地掌握各个知识点,解决问题时能快速、

4、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也可以使学生综观全局,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例如初中教材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是一个重点。在教学中,应通过对这两种气体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学会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等,从而构建起系统的知识网络。但图三只适用于当药品是较大的固体时,由于二氧化锰是粉末状的,不适合用此装置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也不易于二氧化锰和反应后的液体分离。因此我又带领学生对二氧化锰进行了改进:将二氧化锰和水泥按1:1的比例加水混合均匀,再揉成一个个的小球状,在阴凉处晾干备用。如此一来不仅适用于图三,而iL

5、使二氧化锰易于清洗并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三、针对问题,改进实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阵地。而最人程度的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有些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无法在有限的课堂吋间内完成相应的探宄任务,一节课下来总感觉手忙脚乱,也就谈不上能力的提高。例如课本中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一一进行的。在课堂上我发现,由于实验较多,使用仪器较多,清洗时要花费相对多的时间,导致有些学生实验过程耗吋过长,学习效率低。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改进:在一个锥形瓶上打一小孔,用插有注射器的单孔橡皮塞塞住瓶口(图四)。

6、实验步骤为:1、往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用注射器吸取适量稀盐酸,将装置组装好(图四)。2、推动注射器滴加稀盐酸。过一会在小孔处放一根燃烧的火柴,发现火柴熄火,证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3、在剪掉上半部的饮料瓶(如图五)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在锥形瓶上距小孔上下相等的距离处各放一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将锥形瓶放入饮料瓶中,推动注射器滴加稀盐酸。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下面的先变红,上面的后变红,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II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该方法的优点:1、将二氧化碳的性质的验

7、证用一套仪器完成,装置简单,现象明显。2、用注射器加稀盐酸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及反应的速度。3、不需频繁更换和清洗仪器,实验所用吋间短,节省课堂吋间。四、挖掘教材,改进实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实验能充分调动多种感官,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能刺激学生发现新问题,驱使他们积极思考,探究其中奥秘,进而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必需挖掘教材,尽量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才愿意挑战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新方法,从而具有创造性思维。例如教材中讲分子性质吋,在“在线测试”中有

8、这样一个题目:下列说法正确吗?为什么?“将20ml水与20ml酒精混合,所得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40ml,这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的缘故。”果按照题0设计去完成这个实验,不仅使用的洒精多,而且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