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000070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7
《语用,阅读教学的新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用,阅读教学的新视角——特级教师张学青《三棵银杏树》教学片段赏析文/薛峰林当下,不少阅读教学仍侧重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对思想感情的感悟上,言语的表达形式、的谋篇布局等往往视而不见,学生的语用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近日,江苏省特级教师张学青在南通市小学语文培训会上执教的《三棵银杏树》让我眼前一亮,“语用”这一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在这节课上找到了很好的落脚点。一、关注细节,感受言语的准确【课例一】师:浏览全文,看看有没有写银杏树生长缓慢这个特点。(生读第二自然段)师:你们是怎样理解父亲的话的呢?为什么说它生长缓慢呢?生:父亲小的时候是这么大,经过三十年
2、的岁月,还是这么高大,表现它生长缓慢。师:再注意读读这句话,是在说,父亲小的时候这么高大,长大了还是这么高大吗?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语,能丢吗?生:似乎。师:你刚才把这个词丢掉了,想想看能不能丢?生:不能,因为“似乎”是好像的意思。师:那是在说银杏树在不在长?生齐:在长。师:但它长得让人——生:感觉不到。生:不易察觉。师:你们瞧,用词多么准确。我们说要把文章写好,首先要表达准确。【赏析】名家之作,文质优美,讲究用词,富有意蕴。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我们文本解读时应抓住这些妙词佳句,带领学生在课堂上玩味推敲,感受名家遣词造句之
3、功底,感悟词语运用之精妙。学生品读写银杏树生长缓慢的句子时,忽视了“似乎”一词。张老师敏锐地抓住该词,引导学生再次潜心会文。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到此词是“好像”的意思,银杏树好像三十年都不长,实际上它是不断生长的,但人们没有感觉到,足以说明它生长缓慢。学生在得“意”时,让“言”准确性在心底生长。二、兼顾形神,感受语言的张力三、聚焦结构,触摸篇章的秘妙【课例二】师:我们写一棵树四季的成长,一般会用什么顺序来写?生:春→夏→秋→冬。(师在幻灯片上竖式演示,见下图一)师:那这篇文章是怎样安排顺序的呢?试着在讲义上画出文章的结构图。(学生自主学习,展示:冬→
4、春→夏→秋。)师:文章写到秋天就结束了吗?再用心读读文章的结尾,看看有什么发现。(生读最后一自然段)生:文章最后说“三棵老树又赤裸了”,这其实是在写冬天。师:你真会发现。所以说,这篇文章的结构特别有意思。(出示结构图,见图二)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季节?(小组学习、讨论、交流)生:从冬天开始,以冬天结束,前后呼应。生:有人说是为了标新立异,吸引读者眼球。师:标新立异的背后也一定要有道理,不能光为了新而新。生:从冬天到冬天,其实是写了银杏树从“赤裸”到“生机勃勃”,最后又到“赤裸”,这里出现了一个轮回。师:这是一个生命的轮回,不是
5、在标新立异,表现了银杏树的生生不息。一篇文章是有思路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好是不会乱走的。读文章时,我们要想想它的思路,再想想为什么这样写,你会有更多的收获。【赏析】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能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本文独特的写作结构就是“一个秘密”。它一反常态,没有按学生所熟知的“春夏秋冬”的四季变替顺序铺陈开来,而是从冬天开始,结尾处又回到冬天,形成了回环。表面上是首尾呼应,实则暗指银杏树生命的轮回及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张老师精妙的设问,把学生引向未知,激发了求知欲;精巧的图示对比,让学生一目了然,拓展了思维空间。
6、无痕之中,学生触摸到了谋篇布局的“秘妙”,达到了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的效果。语用教学就是要通过言语实践让学生“亲历”和“历练”。整节课,教者一直基于语用的视角带着孩子在言语实践的世界走了个来回,“在阅读中获得了写作奥秘的启蒙”(管建刚语),给我们带来了全新感觉,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语用可以让文本解读深广,是阅读教学的新视角,还原了言语学习的本真。(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城东镇壮志小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