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应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语文课应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ID:25000041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7

语文课应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_第1页
语文课应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_第2页
语文课应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_第3页
语文课应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_第4页
语文课应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课应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课应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刘光成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程?这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现实中却成了大问题。很多教师紧紧盯住考试,把语文缩窄得只剩下应试;部分教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几乎把所有的东西都当作语文必需的内涵;有的教师放弃语文课的基本责任,凌空蹈虚地去追求人文价值;不少语文课堂,教学形式越来越丰富,可越来越不像语文课了。借用黄厚江老师的说法是,语文在被萎缩、被夸大、被拔高、被虚化。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语文课程的价值究竟何在?不可否认,语文课程具有促进学生发展、承传文化、推动文明进步等多重功能价值,但说到底,其核心价值就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亦即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

2、文字的能力。首先,这是由基础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包括高中教育在内的中小学教育,都是基础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人类所有的实践活动几乎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运用,离不开听说读写,因而语用能力是公民最基础的、最核心的能力和素质之一,是公民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的综合体现。“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一个人倘若缺乏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恐怕表达自己的基本要求都会有困难,又怎能与人正常交往?更遑论胜任工作了。基础教育阶段开设语文课程,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公民所必备的语用能力,为公民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这种基础

3、性质还要求语文课程要让全体学生在语用能力上获得基本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部分学生在升学考试中获得高分;要让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用能力全面发展,而不是片面地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以培养语言学家、演说家或文学家为己任。其次,这也是由语文课程的特质所决定的。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人。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是教育的价值所在。教育并非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而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包括语文课程在内的各学科课程是实现教育价值的重要载体。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课程无疑对人的培养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同时,语文课程是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一门具体课程,语文课程区别

4、于其他所有课程的特质在于它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为根本宗旨。换言之,语文课程有自己的“独当之任”,它主要通过“立言”来“立人”。如果不突出“语用能力”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就不能突出语文课程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抓住了“语用能力”,也就抓住了语文教育的牛鼻子。再次,这也是由语言学习的规律所决定的。习得和学得是学生掌握语言的两种途径。习得可分为自然习得和非自然习得,自然习得是指在生活环境里无意识地获得语言,如儿童的母语口语能力(规范的口语仍须通过学校的教育才能掌握);非自然习得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要利用课堂时间,在语用实践活动中习得语言。学得指在课堂环境中有意识地学习语

5、言知识,掌握语言规则,积累语言经验,进而获得语言的过程。习得和学得是相互交叉,相辅相成的。但在学习效果上,习得比学得更为重要,因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语言实践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语言技能训练的结果。书本知识不会直接转变为语文能力,从知识到能力还要经过感知、体验、练习等多个中介环节。遗憾的是,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只重视学得,且把目光聚焦在学得过程的两极上,忽视了知能转化的关键,即语言运用环节,结果当然遭到规律的惩罚。语言的学习规律要求我们打造以语用实践为轴心的教学体系,并借此形成学生的语用能力。此外,这也是语文教育界形成的基本共识。培养学生的语

6、用能力并不是时下才流行的新观念,自语文独立设科尤其是近数十年来几代语文教学者认真探讨,孜孜以求,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从1955年到2000年,先后制定或修订的20余个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几乎一致认为,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一论断揭示了语文课程的本质,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然而,这来之不易的共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遭到了抛弃。自2000年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首次出现“语文素养”这一概念以来,它成了语文教育界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词语。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已将“语文素

7、养”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核心概念。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尽管在“前言”中也提到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但它已成“语文素养”的下位概念。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同样在“前言”“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等处明确提出“使全体高中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等,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只字未提。课程标准编写者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用自以为内涵更丰富,更能提高课程地位的“语

8、文素养”取代“语言文字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