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论》治血四法在崩漏治疗中的应用论文

《血证论》治血四法在崩漏治疗中的应用论文

ID:24995795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血证论》治血四法在崩漏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第1页
《血证论》治血四法在崩漏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第2页
《血证论》治血四法在崩漏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第3页
《血证论》治血四法在崩漏治疗中的应用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血证论》治血四法在崩漏治疗中的应用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血证论》治血四法在崩漏治疗中的应用论文【摘要】总结唐容川治血四法的学术思想,探讨在崩漏治疗中的应用。【关键词】血证论治血四法崩漏《血证论》集唐容川学术思想之大成,指出气之安谧,有赖血的濡润。血液运行不息,方能输送营养全身。阳气安谧,才能维持一身的生理活动。若血瘀或气郁,均可迫血妄行,造成各种出血证。在治疗上提出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治法。而崩漏为妇科常见疾病之一,表现为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出现严重紊乱,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漓不尽者..,前者称为崩中,后者谓之漏下。相当于现代医学之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历代医家都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

2、则进行辩证论治,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之治三崩法已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今观《血证论》治血四法,即止血法、消瘀法、宁血法、补虚法,为崩漏治疗提供另一思路。1《血证论》述留得一分血,便保得一分命,唐容川据《黄帝内经》“急则治标”的治则,认为“血之原委,不暇究治,惟以止血为第一要法”,力倡止血乃第一要法。唐氏认为:离经之血为瘀血,瘀血踞住经遂可致再次出血,同时瘀血不去,则新血断无生之理,新血不生则旧血亦不能自去,故必亟除之,才能使新血生长,气滞畅达。因此。唐容川力倡止血之后必消瘀。唐氏认为“其血复潮动而吐者,乃血不安其常故也,必用宁血之法,使血得安而愈”,止血

3、、消瘀之后,又恐血再潮动,须用药安之,故以宁血为第三法。血后必虚,对失血造成的虚损不及时治疗,必会引起许多变证,有可能再次出血。唐氏指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又以补虚为收功之法”,并指出,“其虚未成,更不可留邪为患,故实证断不可用补虚之方”。唐氏补虚之意有三:首先,出血议补应辨虚之轻重,虚在何脏,属气、属血、属阴、属阳,一般可从虚损论治;其次,“补虚为收功之法”,常用于出血之后;其三,邪气未去,其虚未成,不可妄补,误补则留邪为患,闭门留寇,助贼之力,故实证断不可补,为收功之法。一法或多法同用,或先用一法再用另一法,灵活应用方能取效。如止血与补虚二法,若患

4、者出血过多,则须一面止血一面补虚,双管齐下,不可延误。中医认为,有虚当补,补则正复。而气血同源,兼有阴阳互根的相互关系,失血过多者,宜加补气药,可防气随血脱、亡阴亡阳,临床用一味独参汤,即收益气固脱之功,正合“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宜当急固”之意。总之或补其气,或补其血,都是从不同角度达到补虚的目的。又如止血与消瘀二法,出血在前为因,瘀血在后为果,若瘀血留而不去,又可转化为瘀血为因,出血为果。因此,出血与瘀血是一对互为因果的转化关系,临床常见既有出血,又有瘀血,治疗当止血、消瘀二法并用。并且,单用止血往往有留瘀之弊,独取活血常常有出血之患。因此,二者并用可

5、收相得益彰之效。再如止血与宁血二法,止血为治标,宁血为治本。止血用止血法,是谓“急则治其标”,血止后用宁血法,是谓“缓则治其本”,这也是治疗血证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2《血证论》四法在崩漏治疗中的运用、指导崩漏属血症、急症,暴崩之际,急当止血,以防厥脱,依据其病症之异,可补气摄血止崩,独参汤可选;温阳止崩,急投参附汤;滋阴益气止崩,急用生脉注射液;祛瘀止崩,田七末温水冲服。急症时止血为要,血势缓或血止之后常显本证,但崩漏往往标本错综复杂,因此审证时应分清病性的寒热虚实和病情的轻重缓急,寒者温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瘀则化之,各法兼容互助,方能达到疗效。崩漏的主要

6、病机为“虚、瘀、热”,气虚为病机本质,若久漏不止,气血两虚,正气不足,病势加重,气虚血运无力,出现气虚血瘀,瘀血内阻,新血难安,转成血瘀型崩漏;脾气亏虚,化源不足,不能充养肾精,水不涵木,影响肝血,病机转化,肝肾亏损,虚热内生,热扰冲任,血海不宁,经血沸溢病势更甚。“补虚”一法在治疗崩漏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对于崩漏患者,或益气健脾,或补肾固冲。常用补中益气汤、固本止崩汤、固元煎加减;消瘀为治血的重要环节,“离经之血便是瘀血”,用消瘀之法可使瘀血去,新血生,..可防止再度出血,或日久变生他证之后患,切不可一味止血,常用桃仁承气汤、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

7、失笑散等,药用川芎、红花、当归、丹皮、桃仁、牛膝、三七、茜草、仙鹤草等。清热凉血固冲则安其妄行之血,常用保阴煎、上下相资汤加减,药用丹皮、黄芩、知母、黄柏、生地、栀子等。而血止之后之宁血、应用中药调周更是以此为要:经后期滋阴养血,经间期补气活血,经前期补肾阳疏肝气,常用二至丸、二仙汤加减,疗效显著。总之,本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虽有差异,但只要根据不同的阶段及病证,灵活运用治血四法,可得良好的疗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