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993740
大小:60.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的运用价值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活血化瘀在中医内科临床的运用价值分析吴红丽(广丙梧州市中医医院广丙梧州543000)【中图分类号】R25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9-0091-02【摘要】“瘀血”是患者病理发生变化过程中的产物,可以说是疾病前期的表象,能够对于人们脏腑器官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导致疾病的产生,一旦处理不及时将会产生严重后果。活血化瘀作为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中医内科的临床治疗中,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关键词】活血化瘀临床应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被认为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所独有的治疗方法,能够对于血瘀证有着很好的治疗
2、效果。这一理论的提出最早可以在《内经》中找到,之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中对此也有详细说明,例如抵当汤、桃核承气汤等[1]。清代唐容川在其《血证论》中写到类似于凡离经之血皆为瘀血的观点。王清任也提到过“百病不离乎气,不离乎血”的说法,他认为血瘀是导致各种病症的原因,运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当瘀血清理后病症也就自然消失[2]。活血化瘀作为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中医内科的临床治疗中,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下面就其在中医内科临床中的运用进行简单的分析。1瘀血的概念及认识“瘀血”指的是血液产生凝滞,失去了原有的血
3、液功能,可以使得人体脏腑功能发生失调,严重时引起疾病发生。只要是人体血脉产生瘀滞不畅,由此所引发的临床中的各种疼痛表现都可以叫做“瘀血”[3]。由于瘀血的概念涉及范围较多,各方研究的观点也各不相同:有人理解为瘀就是受污染的血,也有人认为瘀血涵盖了所有血症,还有些人理解为影响血液循环的障碍。我们的理解是血液在人体中正常循环过程中,如同流水一般,一旦某些特殊情况会引起人体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瘀血形成,这里导致瘀血产生通常包含气、血两个方面的因素。气指的是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也可以说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血指的是气能正常运行的基础,所以古代有这样的说法:
4、“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因此,“瘀血”的产生不能单单从血的异常中查起,还需要从气的异常中查找瘀滞之法。2活血化瘀法的适应证①疼痛:患者产生疼痛则说明血液不通,是因为气血不畅,导致疼痛发生,疼痛有多种方式,不会自然消失,经常反复。②肿块:人体各组织器官,由于血液不畅,导致肿块产生。③瘀斑:舌质、U唇、粘膜、皮肤出现青紫现象,产生瘀斑或瘀点,例如腹壁静脉曲张、肝病的蜘蛛痣、血小板减少性紫镶。④出血后挟瘀:内科临床中常见的出血现象,例如尿血、便血、咯血、呕血等。此外,某些神经系统症状:半身不遂、肢体麻木、偏头痛等。患者通常
5、舌质呈现紫暗或者暗红色。脉象通常兼涩或沉,以弦脉为主[4]。3临床应用上的分类与治疗3.1化瘀止血法适应于瘀血证的出血阶段,如呕血、咯血、便血,治宜化瘀止血,用化血丹(田三七、花蕊石、血余炭),其中花蕊石化瘀止血;田三七活血化瘀止血,血余炭止血.三药合用,有活血化瘀止血之效。3.2清热化瘀法适应于按血证而有热象者,如热迫血妄行,而致吐血、衄血、咯血、皮肤青紫等,治宜清热凉血化瘀,用犀角地黄汤(丹皮、犀角、生地、赤芍)。方中犀角(可用水牛角代)清热凉血,解毒;生地养阴清热,凉血化瘀,赤芍凉血散瘀;丹皮泄血中之伏热,凉血散疲。合而有清热凉血化瘀之效
6、,治瘀血证之有热象者。3.3补血化瘀法适应于瘀血证而兼宥血虚者,宜补血化瘀,用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川芍、当归、白芍、熟地)。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熟地滋阴养血,当归补血和血,白芍养阴和营,川芍活血,并行血中之气,合而冇补血化瘀之效。3.4理气化瘀法适应于气滞血瘀者,宜血府逐痰汤(当归、赤芍、生地、川苟、红花、桃仁、柴胡、牛膝、积壳、桔梗、甘草),本方升阳散结行滞,活血祛瘀,以桃仁、当归、赤芍、红花、生地行血消瘀,凉血养血;柴胡积壳,疏肝行气,开胸散结;活血行气,桔梗引药上行,并协同柴胡、川芎以升阳散郁;牛膝引瘀血下行;甘草调和诸药。治疗气滞血
7、瘀所致的胸痛、胁痛、头痛,效果良好。4体会4.1应用范围“瘀血”的产生来源于人体发生病理变化的结果,它作为诱因能够导致各种脏腑组织病变的发生。所以,根据“瘀血”产生位置的不冋往往出现的病症不同。但不论病症产生在哪里,通常临床都会出现出血、肿块或者疼痛现象并伴有脉象细涩、瘀斑、肌肤甲错或者舌色暗紫等症状。所以,一旦患者出现上述现象吋,可以采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4.2用药配伍“活血化瘀法”尽管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在具体实施前根据患者临床诊断辩证的进行治疗。要明白瘀血病证存在普遍性的同时具奋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实施活血化瘀法的过程中,讲究灵活机动
8、的原则[6]。针对出血性患者,采取活血化瘀与行气止血共同作用,做到止血而不留瘀,凉血而不凝滞的效果。针对体虚患者应采取活血化瘀同益气养血配合治疗,做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