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992984
大小:46.75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17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自然界的发展过程中,实践使人类渐渐从统一中分化成为一个特殊的物种,人类产生以后,就总是对自然有着这样那样改造,虽然从生态意义上来说人类还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但是从本质上说,人类更像是既想脱离自然、超越自然但又不愿离开自然的自身矛盾体。离开了自然,人类就失去了生活的原材料,必然不能生存下去,但人类又不甘心自然的生存着,想要通过改造自然达到自己高于自然的生活。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是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十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实践),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潮中,新出现的诸如“大科技观”、“持续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等等,就是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的必有之路,是人类总结经验教训的必然选择。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中,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较小,人与自然保持着相对和谐的状态。在哲学上,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观点。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孔子提倡“天命论”,把“天命”奉为万物的主宰,要人们“尊天命”“畏天命”;老子主张 “自然无为”,认为人在自然和社会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朴素的“天人合一”的观点,造成了中国古代一种人与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在对待洪水方面,“择丘陵而处之”“顺水所向,迁城邑以避之”进行避洪,“疏九河”进行分洪,在大河两旁留出足够空间使水“有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进行行蓄洪,这些都是这种思想的反映。在水土资源开发上,先秦时期,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不树者无椁”,对于保护植被、植树育林等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工业革命以后,再到20世纪之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的生产、消费生活对自然界的巨大冲击带来了事关人类命运的大课题,即生态危机问题。当代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必然结果。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它的哲学基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打破了神、人、自然的三级结构,却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加深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最主要原因。工业社会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费的生产消费方式把人与自然的对立推向高峰,造成“人类生存困境”。而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针对现代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及其生产活动的基本前提。出现了人,产生了人类生态系统。人类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生产,向自然界索取满足自身生活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这样人类开始把自然和动物区分开来。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认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工自然是科学技术的物化,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中介;要区分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时面对三种自然:天然自然、人工自然、人工环境,人工环境本质上也是人工自然。自然辩证法视野下的生态自然观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自然辩证法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在自然观方面,系统科学与系统观的发展,提出了系统自然观,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观的发展,提出了生态自然观,它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向我们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努力方向。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根本上就是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不仅要开发利用自然,而且要保护和建设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的辩证法主题,循着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为我们提供的基本思路,在辩证法的高度深谋远虑地发展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我们就可以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更高层次上达到中国古代思想中“天人合一”、“天时、地利、人和”的理想境界。浅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学院名称:环境与安全学院摘要: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看法、总观点。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即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人依赖于自然,又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使自然界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面对我国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新特点,针对人与自然如何协调发展的关系,结合自然辩证法,积极运用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去,以协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发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以及在这种演变过程中引发的生态危机的思考,进而研究怎样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运营生态的自然观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人们的生态伦理文明意识,树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自然观。本文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和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从哲学的视角阐述对自然辩证法中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认识,并结合自身专业,来进一步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与自然相处。关键词: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生态危机;生态自然观 引言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它们构成矛盾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生态环境则是大自然的有机整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问题”。进入六十年代以来,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继之而来的是粮食、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的压力,直接冲击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生态破坏主要体现于物种灭绝、植物破坏、土地退化等自然破坏。九十年代初,一名著名专家经过考证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欧洲是先破坏,再保护;美国是破坏了一半,保护了一半;中国是正在破坏之外。因此,协调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矛盾,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售点问题。在国内,由大兴园林绿化到创建园林城市,从运用生态规律制定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到生态城市、生态省的提出并付诸行动,其核心都是寻求达到城市与自然、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和。我市将生态城的概念定格为:生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城市规划建设做到科学有序,经济社会保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由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归根结底实际反映人与自然可持续和谐发展的要求。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发展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古代,(公元五世纪之前)占统治地位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从整体上对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作直观的考察,力求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自然现象,并把它看成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表现出唯物主义倾向和辩证法思想。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在在直观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对自然现象进行笼统的、粗糙的哲学概括。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也有非理性的因素,强调关系(阴阳五行)、变化(气),自发运动;缺乏有形的物质始基思想;强调自然、社会和人生统一或联系(天人和一);理性和非理性杂糅,分野比较晚近。后期基本没有大的变革。2.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在中世纪(公元五世纪-----十五世纪,1000年)占统治地位的是宗教神学自然观; 随着以铁制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古代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国先后进入了封建制社会。古代中国在奴隶制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不如古希腊、古埃及,但进入封建社会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超过欧洲,特别是公元3——6世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世界的辩证法的自然观有重大发展。特别是元气说很盛行。宗教神学自然观在中世纪的欧洲占据统治地位,但是,在发展过程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早期直截了当地宣扬和推崇盲目迷信;第二,盲目迷信披上了精致化了的哲学外衣;第三,以自然科学的成果作为宗教神学自然观的依据;第四,宗教神学同暴政相结合。3.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在近代(十六世纪--十九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即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4-15世纪初,欧洲在逐渐发展的手工业和农业中,越来越多地应用机械技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以后,日益发展的工场手工业尤其是钟表业,更促进机械技术的发展。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从自然哲学的母腹中脱胎出来,迅速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绝对不变,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万事万物只是在时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这种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其实践根源和认识根源是同近代前期(16-18世纪)科学发展状况直接相关的。近代前期(16—18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经验阶段,积累科学材料进行初步整理。近代后期(18世纪后半叶—19世纪末):自然科学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由经验阶段上升到理论阶段。4.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二十世纪以来),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当然和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有直接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核心: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恩格斯曾经概括说:“一直到上一世纪(指十八世纪)末,自然科学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关于既成事物的科学,但是在本世纪,自然科学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关于过程、关于这些事物的和发展以及关于把这些自然过程结合为一个伟大整体的联系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有:1.物质观,自然界是物质的,而物质的形态是无限多样的,自然界的物质结构是有层次的,物质的结构层次是无限的。 2.运动观,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灭的;自然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其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3.时空观,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是无限的。4.规律观,物质在时空中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而规律是可以被人认识的。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1.原始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始社会,人类只是自然中的灵长类动物,他们并不如狮子、老虎凶猛,但他们从自然中逐渐学习,积累经验,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领域,但他们并不能左右自然,只会被自然生存环境优胜劣汰,因此他们懂得天地的无法抗拒。他们敬畏天地,创立图腾。2.奴隶制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继而进入奴隶制社会,人类智慧得到质的发展,此时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已不再单单是畏惧、盲目崇拜,统治者开始利用天地的威能标榜自身,加固统治力量。此时生产力水平上,农林牧副渔发展迅速,自然资源得到初步的挖掘。3.封建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封建社会:随着人类在农业领域的飞速发展,人类衣食住行得到较稳定的满足,此时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人类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他们主动去认识自然、解释自然现象并归纳总结、著书立作。此时因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因此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还很小。4.当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当代社会,人口爆炸,人类的存在已经威胁了其他物种的生存。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是通过社会生产活动来实现的。人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变“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使自然变得适合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现实社会中,人作为一种能动的存在物,以其实践活动不断加深自然界的分化,使得天然自然不断转化为人工自然,并且实践的这种作用越来越强、越来越明显。这种实践作用的突出表现就是导致了生态危机。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人口激增;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生态恶化。三、生态危机1.人口问题人口问题是各类生态问题中的首要问题,是引发其它生态问题的基本问题。巨大的人口数量是诱发当今中国社会生存困境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数量的过度增长首先造成人口的供养问题。人口数量的过度增长造成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配置比例的失衡。在有限的自然资源约束下,过量的劳动力供给造成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根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建立的人口仿真模型预测,在未来的 20多年里,中国劳动力供给总量将从2000年的8到7亿人,持续上升到2013年的10亿人左右,而且这种上升趋势将持续到2025年,在此之后中国的劳动人口规模才会出现逐步下降趋势。人口数量的过度增长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尤其是大量低受教育劳动人口将面临更加黯淡的就业前景。人口的持续增长和整体人口素质的下降。为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实行强制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文化教育落后的农村和偏远地区允许出生的人口数量要远远大于教育水平较好的城市。在中国的好多农村,每家基本五六个孩子,能养活就行,更谈不上什么教育。以此为例,可以看出这就造成了低素质人口在全社会人口比重的逐渐上升,人口总体质量退化。2.资源短缺自然资源短缺,尤其是不可更新资源面临耗竭。资源危机主要表现在非再生性资源的枯竭、短缺、污染,可再生性资源的锐减、退化、濒危。其中,土壤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等问题尤为突出。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国人面对的是这样一幅资源分布图:各种主要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其中淡水资源、耕地资源、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分别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8%、32%和50%。与此同时,根据中国经济发展预测: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已有1/4的品种供给不足,另有1/4的品种濒临短缺,其中作为经济发展支柱的15种矿产资源中有7种──石油、天然气、金、铜、钾盐、铁、煤──存在着储量不足和资源缺口,二次能源(石油、天然气、煤)国内供应量与需求量的差额到2010年将达到8%-10%;中国的617个城市中已有300多个城市面临缺水,如无重要变化,2010年全国的缺水量将达到7000亿立方米;全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3%,其中绝大多数是人工再生林,原始的自然林地几乎殆尽;全国累计的土地退化面积已达16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土地沙化面积平均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递增,草原退化面积高达9,000多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场的1/3以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也许可以乐观地寄希望于通过资源进口解决暂时的短缺,但是在全球性的资源短缺背景下,中国对资源需求量的剧增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原材料价格飙升的重要原因。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对粮食、石油和矿产资源的巨额采购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严重关注。3.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是由于由于人类的活动引入环境的物质和能量,造成危害人类及其它生物生存及生态系统稳定的现象。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或者物理污染、化学污染和生物污染。目前全球规模的污染主要是酸雨蔓延、臭氧层耗损、温室效应。在地球这一有限的空间里,人口数量和欲望无节制增长造成的困境催生了生态困境和资源困境这一对孪生子。如果说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更多地体现在全球范围、而较难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环境恶化的指标的话,那么空气污染、酸雨、水污染、垃圾堆弃、水土流失问题则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空气污染大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废气的总排放量均居于世界前列。城市大气环境面临煤烟型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的双重压力,大气中悬浮颗粒的平均值高达432mg/m3(1995年),空气中有害微粒的含量相当于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标准的3─5倍!据世界银行报告,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16个在中国。就全国范围而言,大气污染如按现有趋势继续恶化,2010年颗粒物的排放量将分别比1995年多39%,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将从1995年的8亿吨增加到2020年的23.8亿吨,2020年氯氧化物的排放量将比1995年增加一倍。据来自中国环保总局的消息称,中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大大超出环境自净能力、近1/3国土酸雨污染严重。1995年,中国仅酸雨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1165亿元,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2%,酸雨区面积已占到国土总面积的40%左右,而且这40%的国土几乎全部位于经济发达地区。根据1998年的数据,中国的废水年排放总量为439.5亿吨,超过环境容量的82%,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40.9%,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五万公里河段中的80%由于水质遭到破坏而不能再维持鱼类生存。全国532条主要河流中,有436条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过度放牧、乱砍乱伐、陡坡垦耕以及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因素,中国的土地沙漠化问题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近20年来中国土地沙化面积,平均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这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区域面积。如果按照《联合国防治沙漠化公约》所确立的定义,则中国荒漠化的土地面积高达280多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近1/3.在华北、东北、西北的"三北"地区,有80%的土地正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荒漠化,整个国家每年因荒漠危害造成的损失高达550亿元。中国环境问题的形成,表面上归因于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谋求私利,以及政府有关部门执法力度不严,深层次的原因是人类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无知和僭妄、对于人的欲望无节制的纵容。四、生态自然观1.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和特征 人类实践的这种作用越来越强、越来越明显引起了对生态危机的反思,形成生态科学。这就为生态自然观的确立提供了现实根源和科学基础。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a,人类作为自然存在物,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活。自然界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b,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也可以改变环境。C,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人是自然界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劳动对象和资源。自然界为人类创造精神文明提供了原材料。d,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e,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自然观的基本特征就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统一。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人类和自然其它构成成员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它伙伴,而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当它有助于保护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时,才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2.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1992年6月,在有146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关于在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21世纪议程》,表明可持续分展已经为世界各国所公认。在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里,对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又做了进一步完善,阐述为:“人类应享有以与自然和谐的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1993年联合国又对此做了重要补充:“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就是指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是在面对人口增长过快、贫困加剧、资源有限、环境退化等诸多共同危机和挑战时,人类社会对一种新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选择。其根本实质乃是要解决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有限、环境退化之间的矛盾,寻求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促进经济增长与人类进步两者的协调。由此,要求遵循以下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要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正视和体现公平要求,既要体现代际公平,保证不同代人之间在资源和收入上的公平分配;还要体现代内公平,即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2、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得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3、共同性原则。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应该在达成全球共识类家园即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的前提下,采取全球的联合行动才能成功。总体来说,这种发展观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损害长期发展的基础,而是近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的有机统一。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重视时。可持续发展观在中国也被逐渐的接受和重视,把可持续发展列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大决心、大力气,以改变当前中国尖锐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改变以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依靠科学与技术为主导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的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经济发展,人民富裕,生态良好的新的发展之路。[4]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阶段、新历史时期制定的宏伟政策,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它是可持续发展观在中国的具体体现,要求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人与自然发展,协调对外开放与国内发展来进行市场经济建设。是我国进行市场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持续发展、永恒稳定的基石,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任重道远,要改变目前资源环境的已经造成的问题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辛勤的工作。但是我们相信,有党的正确方针政策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努力,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会正确解决。结语人依赖于自然,又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使自然界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就在于正确辨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否定“人类中心论”,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运用生态自然观去看问题,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这就要求人类以生态学的智慧和泛爱的道德责任感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使人与自然协同进化,互利共生;人与人和衷共济,平等发展。参考文献: [1]于新.我国可持续发展资源战略的哲学分析[J].吉林地质,1998,17(1):67.[2]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3]潘家华.持续发展途径的经济学分析.北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4]李林,薛景华,阎广强.《自然辩证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5]柴艳萍刘欣试析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历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3).[6]吕淑华论人与自然界的辩证关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21(2).自然辨证法解释人类困境物理系sc13002015刘俊涛摘要:如今面对我国目前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新特点,针对人与这些问题带给人类的困境,结合自然辩证法,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来理解人化的自然辩证法,对马克思的自然观进行解读,从而来解释人类的困境。关键词:自然辨证法;人类困境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的相互制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表现为,一方面的矛盾刚解决,实质上已潜伏着产生另一方面矛盾的危机。今天,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话题,当代人类正处于这样的困境中:“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生态危机”等,我们所面临的自然界,是人类自己的作品即人类学的自然界,同时也是毁灭人性的自然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下面就从以下几方面给出解释。1.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恶果。 人与自然界的矛盾早已存在。这可以从马克思对“人类生活”的如下定义中看出:“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要知道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变换过程,而人类的生命活动对于自然物质变换来说或多或少是一种干扰。当人的生产能力还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的时候,自然界完全可以对这种干扰作用忽略不计,可是,一旦人为的物质变换达到了普遍化的程度,情况就大不相同了。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向我们警示了这一点,因为正是他告诉我们资本主义生产力完全达到了形成普遍物质变换的程度,“它创造了这样一个社会阶段,与这个社会阶段相比,以前的一切社会阶段都只表现为人类的地方性发展和对自然的崇拜”。当然马克思在当时不可能预想到人与自然的矛盾会发展今天这样严重的地步。但是他的理论分析却蕴含着这样的可能性。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状况是人口规模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主要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并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地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代替了人与自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于危及人类自身。2.人类自身生产的过度实事求是地说,马克思那个时代根本不存在今天人们所担忧的“人口爆炸”问题。当时,全世界人口不过是12.41亿。而且,当时地球上的土地才开垦了1/3。可是,今天光是因土壤流失和沙漠化等因素而导致土地受侵触面积也占全球土地的1/3。所以,在一个半世纪以前,可供人类自身生产的余地还很大。不过当时一位英国牧师马尔萨斯反反对这过于乐观的观点,他提出,人口如果没有受到抑制,每25年增加一倍,或按几何比率增加。因此,在生活资料实际上只能按算术级数增加的现实条件下,人类就不得不也对自身的繁衍进行抑制,以迫使同样具有几何级数增加的内在趋势的人口繁衍本身,实际上也只按算术级数而非几何级数增加。然而,不管怎样,人口“爆炸”的危机显然已经迫在眉睫了。自从欧洲工业革命之后,我们整个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的确在飞速增长,三百多年时间创造的的财富比过去几千年创造的财富的总和还要多,在自然界的面前的确象一位主子一样,掌握着地球上一切生物和无生命物质的命运,我们许多人被这种表面现象所陶醉,以为我们人类就是万能的上帝,却不知道我们人类在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也为自己埋下了自我毁灭的祸根,并且这个祸根已经发展到威胁整个人类生存的程度。3.物质资料的生产过度 人的生产与物质的生产时相互联系的。马尔萨斯也看到了这一点,但是他却把人的生产超过物质的生产的倾向说成事一切贫困和罪恶的根源。事实上,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过剩”不是由于生产力不足造成的,相反,正是生产力的增长要求减少人口,借助于饥饿或移民来消除过剩人口。但就资本主义生产力本身而言,当时的人“人口过剩”的大不列颠在十年内就能够使粮食生产达到足以供应六倍于当时人口需要。用恩格斯的话来说就是“人类所支配的生产力是无穷无尽的”。可惜,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的一百多年,物质生产的过度更甚于人的生产。罗马俱乐部在成立以后提出的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中指出:“每一种自然资源的世界利用率是按指数增长的”。就许多资源来说,利用率的增长甚至比人口还快。过度的物质生产,毫无节制的掠夺自然资源,必然导致地球有限的资源储量急剧下降。4.两种生产的严重失调往往不合理的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生产力水平不高,生活物质财富还不能充裕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决定了种种差别和不平等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导致不协调的直接原因。此外,不可忽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特别是对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各因素的影响。今天,自然环境问题主要区分为两大类:生态问题和污染问题。当然,这两者是很难区分的,环境问题本身就是生态问题。所以“生态危机”,是人类活动的各方面作用的长期积累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的综合效应。首先,人类自身的生产的毫无节制就会影响生态平衡。其次,物质资料生产的失控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这与人口增长也有关。因为人口增长的压力,势必会生产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就会更加加大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的力度。而资源的消耗量的增长,也就意味着土地、山川和深林的不断消失。当然这从经济根源来说是经济再生产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再生产失衡、自然再生产出现危机。从体制根源来说是现行的制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缺乏配套措施而使正确的决策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或者在达到预期目的的同时产生了负面影响;由于双重模式、双重准则的相互制约导致制度主体的功能紊乱。从价值观根源:利益冲突导致价值观念的混乱,使价值取向极端化、无责任化、粗俗化。结语人类困境的产生与经济,体制和价值观念密切相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从其经济根源,体制根源和人的价值观念出发,这也需要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对这些问题重新进行审视。多国家和人认为有必要对人类在自然界中的活动进行重新审视,以便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困境。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正确的实践观 摘要:人类生活于自然的世界里,开发着自然、利用着自然,同时也在对自然施加着影响。这种影响随着人类生产能力的提高变得越来越大。无疑,我们现在必须承认这种影响大多是负面的,即我们在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来实现发展。这是我们必然要走的路么?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显然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实践观,这种粗放式、不顾子孙后代的发展方式必然是不可持续的。本文通过批判“先污染后治理”这种错误的实践观,指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实践观,也就是要使我们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不危害后人的发展权利,实现可持续发展。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这一追求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我国的发展上一个新台阶。自从出现了人类这种智慧生命,地球上就留下了人类活动的痕迹,也就对大自然产生了影响。人类利用自己强大的智慧,在二十世纪实现了史无前例的生产力大发展,创造出了千百年未曾有过的辉煌工业文明,将光明、温暖和方便、迅捷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世界每一个成员都体验到文明进步所带来的益处。然而,与此同时,这种强烈的占有和奴役万物、企图主宰宇宙而与自然为敌的做法,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大量盲目开采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人们在功利思想的驱使下,片面强调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自然界为此付出了太大的代价,人与自然的天平产生了倾斜。人口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都导致了人与自然的不平衡。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对大自然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从而使大自然对人类展开了疯狂的报复。人类,是该暂时停下前进的步伐来认真反思一下其所作所为,到了应该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时候了。先从中国古人的书里面看看他们是怎样认识人与自然的吧。众所周知,“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其最基本的涵义,就是充分肯定,关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的协调问题。《庄子·达生》里面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也强调,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虽然古人并未直接提到保护环境等内容,但是只要细细挖掘,“天人合一”思想就是讲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也就是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所以人类必须应用自然资源,维护有利于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及良好环境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保护人类自己。这在当今社会对于保持人与自然和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是古代先哲给我们留下的一份十分宝贵的思想遗产。 诚然,古代的科学技术不发达,生产力也低下。人类活动对于大自然的影响十分有限,因此人类可以在自然的自我代偿能力范围内恣意开发和利用资源,而不用担心会带来什么环境问题。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效率越来越高,人类利用着自己制造的劳动工具,对大自然张开了血盆大口,无休止地砍伐树木、挖掘矿产资源、排放垃圾废物,数量如此惊人以至于在大自然面前人类俨然成为了主宰者。例如,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曾一度被誉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电站”,然而,1986年的一声巨响彻底打破了这一神话。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一条30多米高的火柱掀开了反应堆的外壳,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致使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漏,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320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2294个居民点受到核污染,800万公顷土地成为放射性尘埃降落区。后来核电站周围半径30公里的地区被辟为隔离区,严格限制人员进入。当年距核电站仅3公里的普里皮亚季,约5万居民全部被疏散,如今仍是一座无人居住的“死城”。有专家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的辐射量相当于5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子弹,消除事故后遗症需800年。在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故、灾难面前,一切有识之士都不禁要发出这样的疑问:人类真的用自己的劳动和实践使自己变得更加幸福了么?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的基本哲学原理来分析,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一个有着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通过劳动,人类具有了自己的实践存在方式。人把自然界——既作为自己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又作为自己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实践使人从统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来之后,就从总体上、根本上更深刻、更全面地依赖于自然和社会的物质运动规律。恩格斯也曾提出关于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所以,应当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样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这样才是人类发展的正确道路,也是获得幸福的生存之道。反观目前人类对大自然进行破坏的种种行为,从动机上来说,是某些人不顾自然的承受能力,相信“人定胜天”而完全背离了马克思的这种实践观。实践的规律与人类不断自觉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是一致的。正确的实践观点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然统一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实践观点。那么如何才能树立正确的实践观点,实现人类更好的发展,而不至于走弯路、走错路呢? “先污染后治理”是关于发展和环保优先权的一种观点。有学者指出,发达国家都是经历了“先污染”,换来了资本的积累,然后才有能力重视并解决环境保护的问题,所以他们认为“先污染后治理”设定为经济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任何国家在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的起步阶段,都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否则只能受到环境和各种资源的制约而发展缓慢甚至难以取得进步,永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在这种理论的支持下,我国一些地方、一些企业置国家环境政策、法规于不顾,大肆破坏、污染环境,并美其名曰“发展的代价”,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观点一时甚嚣尘上。在我国,由于官员问责和考核制度不完善、不严格,许多地方官员基于这种理论,对作为当地纳税大户的污染企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唯GDP是从,几年后离任的时候,GDP是上去了,但是环境隐患却留给了后人,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并不会追究先前因短视而造成污染的有关部门官员的责任。在理论界,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还解释说,环境污染和破坏,作为人与自然之间冲突的表现,正如人类社会内部的分裂和对抗一样,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的。强调先污染后治理的客观规律性,并不是反对采取措施来治理和防止环境污染,而是指出在经济水平不高的条件下,相当一部分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将由于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限制而不能实现,社会将忍受环境污染的后果。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如果一味强调“先污染后治理”是客观规律、是不可避免的,将使污染企业向自然界排污的成本(尤其是社会舆论成本)大大降低。但是放弃环境保护,放纵环境污染,从长远来看将对整个社会造成巨大的恶劣影响,其“后治理”所付出最终成本比“先污染”时所省去的环保成本还要大很多。以日本为例,日本人在回顾本国的工业化历程时,就认为“先污染后治理”给社会和公众造成的损害是惨痛的,所付出的代价比事前污染防治投资高10倍以上。前述的第二种观点认为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时环保措施难以实施,我认为这是不愿付出环保成本的一种托词。因为我们如果对于某种污染目前无法治理,可以先不要上马排放这种污染的企业,通过限制排放来防止污染,而不是非要排放以后再去治理污染。总起来说,环境保护不应当落后于经济发展,二者应当而且可以同步进行。如果等到严重污染后,再行治理,就需要花费数倍乃至数十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当代的中国,若我们选择“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今后将要付出的代价不只是“后治理”的各种成本,某些珍贵的自然资源、美丽的自然景观可能是永远也无法复原的,所造成的损失并非金钱所能弥补的。因此,无论从污染现状和趋势、公众健康和需求压力来看,还是从资源供给能力与发展成本、国际社会约束来分析,我们都不应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这就是说,我们中国今天根本就没有“先污染后治理”的资本和条件。 因此,我们必须要摒弃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实践观。那么,什么才是我们应当坚持的,正确的实践观呢?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概念最先是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出版《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个定义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随后,中国政府编制了《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纳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我认为,可持续发展定义中的一个亮点,就是“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反观人类通过破坏环境而提高生产力的种种做法,就是在透支自然环境对人类提供所需资源的能力,会大大危害子孙后代获取资源,比如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已经让煤、石油等工业的“粮食”变得岌岌可危。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减少这些会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开采活动,大力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作为煤和石油的替代产品,同样可以满足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却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所以,可持续的发展才是我们应当坚持的、正确的实践观。针对日益严重的人与自然关系对立的问题,党中央也多次强调中国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并且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200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一项最基本要求,必须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由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的解决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不会一蹴而就,制约我国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还将加大,实现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坚持可持续发展,解决好我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是贯穿我国现代化进程始终的要求。 总之,人类在用自己的实践活动影响和改造着自然界,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式,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同时也通过环境的变化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人与自然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人类理应使其行为与自然相协调,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是人类文明顺利发展的基石。正因为如此,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下得到广泛认同,充分显示了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是与这种思想一脉相承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正确实践观。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都能生长发展。我们坚持用正确的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必将创造更加灿烂的人类文明新世界。参考文献:1.卢中华,中国没有“先污染后治理”的“资本”,世界环境,2006年04期2.齐平、雷汉发,共创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经济日报,2009年10月18日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讲话,2007年10月15日4.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黎鹏,广西日报,2010年3月11日从生态学的观点论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是人赖以生存的栖息之地,是人永远离不开的母体。无论人类文明有多发达,人类总怀着对大自然的向往,总有难以割舍的绿色情结。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升,同时人类的生产活动、消费活动对自然界的巨大冲击,引发了事关人类命运的大问题,即生态危机问题。当代生态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 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对立冲突的必然结果。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必将造成自然资源的枯竭,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经济无从发展,人民喝不上干净的水,呼吸不上清洁的空气,吃不上放心的食物,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自然规律办事,科学地利用自然,使之长久地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二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把人、自然、社会作为人类生存的生态整体来看待,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分裂,从而克服和纠正了传统自然观的缺点和偏颇。首先,生态自然观强调“人—自然—社会”和谐一致的整体性。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直接生活资料,而且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家园,人类虽然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巨大的生存空间,但是仍然离不开生态系统和其他生命的支撑,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存在物一样都是整体存在链上的环节,“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乃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因素”。其次,生态自然观主张自然具有自己独立的“内在价值”,反对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并提出“尊重自然、关爱自然”的思想。它打破传统的自然观,认为人类不应该成为自然的主宰,自然也不应该成为人类任意宰割和处置的对象,人类应把自身放在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关系中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应从“爱护”“尊重”和“亲和”的立场上去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再次,生态自然观吸取了生态自然学、生态哲学、生态社会学、生态美学等领域的一系列最新成果作为自己的理论营养,从更为广阔的时空观来关注人与自然的整体前途和命运,打破了传统自然观的封闭鼓励状态,极大的丰富了自身内涵,从而使理论更具整体性、综合性和开放性。从内涵上来看,生态自然观不仅将现代生态学的一系列原则借鉴吸收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中,而且兼收并蓄了生态哲学,生态美学等领域的合理的要素和最新成果。从空间上看生态自然观同全球观和宇宙观相联系,从全球视野来看,环境问题没有国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三基于生态自然观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随着人类进入到信息社会,地球已成为愈来愈复杂的人类生态系统或人工生态系统。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到了反思的交叉路口,是继续把自然界作为物质财富掠夺的对象,还是调整好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 系,与其和谐相处,在协调中维持其动态的生态平衡,在改造中建设新的生态平衡,这已成为决定人类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当今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危机,为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也为了后几代人也能享用到充足的资源和环境,我们必须采取积极的方法和措施来应对这些危机,从而与自然和谐相处。一是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我国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自然生态的恶化,这源于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的偏差。由于近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生和主导地位的形成,把人类看成为超自然的存在体,傲然凌驾于自然之上,将人与自然之间视“对立、对手、对抗”的关系。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人类完全以自己的需要为轴心去对待自然,任意地,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造成了对自然的极大破坏,导致了生态危机。今天,我们必须进行严肃的反思,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立起新的生态自然观:人是自然长期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一个生物种,具有一定的生物属性,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他必须从自然获得生活的资源,时刻与自然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高度相关的统一体,如果我们伤害了自然,就是伤害人类自己;人类必须跟自然“共生、共存、共荣”和谐相处,人类又是智慧生物,应该以自己的智慧去促进和维护自然的稳定,自觉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调节者,使人类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我们应当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存在,不能与整体冲突中得到发展。我们从歌白尼的日心说抛弃宇宙论上的“人类中心论”开始,就逐步把自身的存在展开到一个广袤无垠的时空序列中去;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出人类是镶嵌于生物进化链中的,而发端于爱因斯坦的现代宇宙学,又揭示出人类被镶嵌在一个进化的宇宙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自然对人的规定,人对自然的依赖,人被包容于自然的进化谱系中。二是时刻意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对于非再生资源,由于人类的利用,只会逐渐减少,不会增加。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是有限的。它受到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无限地增长,因此,人类对自然资源不能任意索取,低效利用,随意遗弃。也不能进行盲目地、掠夺式的开发,造成资源的枯竭,应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把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维护生态潜力的范围内,以利持续利用。还必须认识到生态自然环境自我净化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人类把生态环境视为“垃圾场”,无节制地排放废弃物,将会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人类将自食恶果。在生产时要坚决抛弃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之路。要大力倡导清洁生产,实施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在生活上要选择健康,文明,绿色的生活方式,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着眼于对物质的充分利用和精神生活的完善,追求一种超越物质消费的更高层次的目标,使精神文明不断升华和发展,为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创造条件。三是树立正确的自然价值观。 自然界是一个多样性的价值体系,包括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多样性和统一性价值和精神价值等等。其中,生态价值才是最大最重要的价值,因为它为人类提供了诸如空气,水等生命要素和适宜的空间,由于它具有无形的、潜在的、永久性的特征,常被人们所忽视,不少受功利主义的驱使,经常的牺牲长远的生态价值为代价去获取一时的经济利益造成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所以我们在评诂自然的价值时,应把生态价值放在首位,在不削弱或破坏自然生态价值的基础上兼顾多维的价值利益,让自然得以正常的发展。四是要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环境伦理”就是对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人类超越自然并任意利用自然的信念是造成当今环境污染与环境恶化的重要根源。真实的环境伦理,也就是自然世界本身就有内在的价值,而人类对自然世界有伦理道德的责任。这主要是要传达人类只是生命社区的普通成员,应该改变人类是优越物种的想法,如此才能给予整个生态系统尊重。环境伦理是把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传统道德的视野扩展到自然,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伦理关系来对待和把握,把人类涉及自然的行为作为伦理行为来规范。环境伦理观提出了自然界所有生物都享有不受污染和破坏的环境权利,享有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权利;人类对自然界有保护的责任和义务,要求人类调节自己的行为,把对自然的损害减到最小,以免对生物物种造成伤害,更不能由于人类的活动使物种走向濒危或灭绝;要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在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物种都有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不能以对人类是否有利的单一标准进行益害分类,不能对人类有益的生物无节制地获取。应做到适度利用和保护;也不能对人类有害的生物斩尽杀绝,而应实施调控,使其危害降到最小限度,从而使生物都能在生态系统中发挥共、功能作用,保持生态系统的稳态。总之,人类应该采取协调行动,共同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从时间上看,生态自然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认为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的社会环境,为了能够将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环境留给子孙后代,人类应把经济系统的运行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范围内,实现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总结从自然生态观来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交融的和谐的关系。通俗地说,一方面人类是环境的产物,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要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不是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而是主动地改造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与自然就是在这种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中求发展。因此,人虽然是万物之灵,但必须与自然界保持协调— —不断用理性化的行为和规范,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努力做到三者和谐统一。只有我们能做到社会和环境在内的多种因素共同发展,才能使我们在创造与追求今世的发展和消费时,不会剥夺或破坏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发展和消费的权利,真正的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