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的实践

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的实践

ID:24981887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7

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的实践_第1页
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的实践_第2页
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的实践_第3页
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的实践_第4页
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的实践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的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的实践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的实践大朗镇第一小学李庆培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德育,实现文道统一,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品德的形成及人格的完善的一个重要过程。在教学中,我在各个环节有机的渗透德育,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方面:一、在揭示课题中渗透德育课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点。因此,抓住题眼,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

2、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例如在教《丰碑》一课时,我抓住课题的“碑”字,问:“碑”是什么?“是用来干什么的?”“这篇文章是纪念谁的?”“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他?”“文章为什么要以丰碑为题?”学生带着问题快速地阅读着课文,寻找着答案,几分钟后便争先恐后地回答“军需处长在严寒的冬天把自己的棉衣让给其他战士,自己被活活冻死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成为战士心中永久的纪念”,“他为革命战争所做出的丰功伟绩永远的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从课题入手揭示文章的中心,通过层层深入的理解课文让学生受到

3、在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自觉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二、在理解词句中渗透德育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因此,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如在教《詹天佑》时,学生对詹天佑修筑铁路的爱国壮举难以理解。为此,我抓住“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句话,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还没有出世”隐含着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蔑视,他们认为中国人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这段铁路的工程。通过对这个词

4、语的剖析,学生不但知道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且懂得了詹天佑克服各种困难,提前使铁路全线竣工,是为了给帝国主义“一个有力的回击”,长中国人民的志气,灭帝国主义的威风。这样,学生对詹天佑所产生的敬仰之情,就升华为勤奋学习、准备将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爱国热情。三、在欣赏人物中渗透德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特别是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是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方法。如教《金色的鱼钩》时,我引导学生通过老炊事班长三次“笑”的外表,体会他的内心世界:第一次,老班长端来鱼汤,“笑着说:

5、‘吃吧,就是少了点儿’。”他还“摸了摸嘴”,假装先喝了。这是为了动员三个小病员愉快地喝鱼汤。第二次,老班长见到三个小病员都端着鱼汤不喝下去(小梁知道老班长没有喝鱼汤),便“收敛了笑容”,严厉地说:“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喝下去”。第三次,老班长看着他们喝完了鱼汤,便“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这让学生懂得老班长为了挽救三个小病员的生命、帮助他们走出草地的良苦用心,从而既感受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形象,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又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培养了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

6、感情。又如教《将相和》时,我引导学生在理顺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在“完璧归赵”的故事中,蔺相如先以“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为由,从秦王手中智取回和氏璧;再以“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隆重的典礼”为借口,让手下人化装把和氏璧回赵国,表现出蔺相如不畏强暴、勇敢机智的高尚情操。在“负荆请罪”的故事中,蔺相如立功升职之后,知道廉颇对他不服,有意羞辱自己,“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当路遇廉颇时,便“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这些细节,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委

7、曲求全、顾全大局的高尚品质。廉颇知道了蔺相如对自己处处忍让的原因之后,便“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表现了廉颇勇于改过、团结对敌的崇高品质。这样,学生就能从蔺相如和廉颇的人物形象中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四、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语文教学要注意运用语言和直观教具创设与课文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诱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使之唤起各种感知觉,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获得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如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讲述中,我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课文插图:在邱少云周围,枯草在燃

8、烧,浓烟滚滚;火苗趁风势乱窜,发出“毕毕剥剥”的声音;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背后的棉衣在烧着,发出了浓重的焦味。这时的邱少云强忍住火烧的极大痛苦,右手紧握着枪,左手死死抓住地上的土块,紧咬住牙根、闭着嘴唇,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眼睛盯着敌人的碉堡……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我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包括手势、表情和摹声技巧,再现了当时的情景,让学生想象当时火势之迅速、猛烈,邱少云处境的危险,思考着邱少云为什么还“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