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苏轼诗论中的“枯淡观”

浅析苏轼诗论中的“枯淡观”

ID:24935712

大小:56.1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7

浅析苏轼诗论中的“枯淡观”_第1页
浅析苏轼诗论中的“枯淡观”_第2页
浅析苏轼诗论中的“枯淡观”_第3页
浅析苏轼诗论中的“枯淡观”_第4页
浅析苏轼诗论中的“枯淡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苏轼诗论中的“枯淡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苏轼诗论中的“枯淡观摘要:苏轼在诗论中推崇的“枯淡观”,是对宋朝诗歌领域中“平淡观”的再升华。“枯淡观”的提出,对于秉新认识诗歌的美具右巨大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苏轼诗论中的“枯”、“淡”各自的深层含义,以及“枯”与“淡”之间内在的精神秩序,借此来阐释其“枯淡观”中值得后世继承与玩味的精髓之处。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右,如存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己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苏轼;枯淡;有限;无限一、“枯淡观”之“枯”:有意义的枯诗论中“枯”的概念,并不是由苏轼首

2、家提出。“枯”的比较详尽的诗论意义早在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中,就有相关记载:“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浅者屡深。露馀山青,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尊酒满,共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神存富贵,始轻黄金”强调的是人因精神上的富足而轻视物质的富足。“浓尽必枯,浅者屡深”强调的是浓烈的外表下则存空虚的内在,浅薄的事物反而更有深味。苏轼提出的“枯淡”中的“枯”,则更是直接继承了司空图的“枯”的概念与内涵。其于《评韩柳诗》一文:“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皆枯

3、淡,亦何足道!佛云:'如人食蜜,中边皆甜’。人食五味,知其甘苦者皆是,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二也。”苏轼所言的“外枯而中膏”,则将“枯”与“膏”两者进行并置。在苏轼看来,两者并不是相互冲突,而是相互共存。当然,也并不是说,诗句简单地、机械地将外枯的形式与有意义的本质叠加,即是符合苏轼眼中的好诗。枯以实为为前提,无实无枯。既然苏轼肯定“外枯”的存在,那么,换而言之,是否有“内枯”的存在。正如“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所言,苏轼看来“中边”都是右“枯”的存在。此处的“枯”似乎也已经脱离了外在形式的桎梏,转而向诗歌精神内涵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外枯而中膏”也有了新的意蕴。“中膏”不再是

4、与“外枯”并置的概念,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或者说是底蕴,后者是前者的吸收与升华。“外枯”是“中膏”的新形式与新内在相结合的集体表达。“枯”,内在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二、“枯淡观”之“淡”:再升华的淡“平淡论”曾在北宋诗坛上大行其道。在苏轼之前,梅尧臣等就对“平淡论”有过较为深刻的剖析与解释。以梅尧臣为例,他曾在自己很多的诗作中都曾用到“平淡”的字眼,如:“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因吟适情性,稍欲到平淡”、“诗本道情性,不须大厥声。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中作渊明诗,平淡可拟伦”、“其顺物玩情为之诗,则平淡邃美”。而苏轼所提倡的“淡”,则是对诗歌风格的高度概括。苏辙的《子瞻和陶渊明

5、诗集引》中记录了苏轼对陶渊明“枯淡”诗风的批评:“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苏轼自己也《评韩柳诗》中进一步论述了陶诗的“枯淡”风格:“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可以说,苏轼对于“淡”的个体理解与系统性论述缘起于陶渊明的诗歌。他对于陶渊明诗歌的接受是在于他人生转折点__乌台诗案之后,传统的儒学思想与理想己经无法解决现实问题。逐渐转向佛老思想的苏轼,在诗歌领域发现Y隐逸之宗陶渊明的诗歌。同样是仕途不顺遂的两人,在相隔数百年的时空里,产生

6、了惊人的文学共鸣。他对陶诗的评论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那么,这和“淡”有什么关系呢?首先,苏轼将“质”、“癯”与“绮”、“腴”原本相对立的概念再度并置。他并没有反对所谓的“绮”与“腴”,而是将这两者作为“质”与“癯”铺垫与内核。所谓的“淡”所表现出的艺术风格,是不自觉的流露。风格上既不是魏晋玄言诗的近乎寡味,也不是南朝宫体诗过分追求辞藻的靡丽、格律的精致。而是在日常生活化的景物、白描式的描写、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表现出用典、格律运用的巧妙、丰富饱满的真情、人世的深层哲理。三、“枯淡观”:从有限至无限的想象在粗浅地剖析丫苏轼“枯淡观”中的“枯”与“淡”的个体含义之后,那么所谓“枯淡”

7、的诗论观点是如何在产生自己独特而深渊的意味的呢?“枯淡”并不是简单机械地将“枯”与“淡”相加。此两字眼的叠加,要求“枯不至于枯瘠,淡不至于平淡”,产生的韵味产生于读诗者有限与无限之问的想象之中。正如前文所说,“枯”代表的是艺术上的手法与要求,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枯”代表的是艺术上的审美风格,即简淡之语背后的情思与深思。那么,“枯淡”则是要求用艺术手法要求去抵达,去完成以审美风格足面的构建。司空图也曾提出过“诗味说”,强调诗歌的最高趣旨与审美境界所追求的应该是“味外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