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926367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探究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把“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作为课堂教学的完整性结构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现阶段我国对基础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是描述学生学习变化所提出的3个功能性的基本要求,因而对它的实践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存在的问题 在教育教学中只有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合为一体,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当前教学中集中产生的问题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一方面全面理解三维目标的
2、功能性要求,不能把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具体分解到课程目标中,造成目标偏差或过于抽象;另一方面全面否定传统教学的经验,对传统教学全盘否定,在教学中把三维目标人为进行独立分解,造成“知识与技能”目标该落实的不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游离于“知识与技能”目标之外,一些教师脱离具体教学内容和特定教学情境,人为机械地进行空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在教案中反映出来的是空洞的、苍白无力的说教,因而也是孤立低效的。这使得三维目标在实施层面出现目标的虚设,成了可有可无的摆件。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落实“三维目标”是一个值得探
3、讨的问题。 2目前的相关研究4 课程改革目前尚处于实验探讨阶段,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不过几年的时间,纵观国内外关于三维目标有效整合的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阐述的比较多,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尤其是对三维目标的深度探究方面的研究更少。现阶段重点研究的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落实现状及三维目标的整合对策,是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层面的研究。依照此思路应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落实,是在传授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和方法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在理论指导下的注重实践的三维目标有效整合的
4、研究。 3数学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 3.1正确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 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在三维目标的具体特征中,“知识与技能”是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生着重要学习掌握好的重点。“过程与方法”是指要做到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初步发展形象思维的数学活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建立合作意识,并能与他人交流
5、,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情感与态度”是指要做到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体验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3.2创造性地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4 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因此,任何学科的教师在教学时都必须熟练地使用教材。这要求教师平时多学习理论知识,深钻教材,它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教材的编写是遵循教材编写的基本原理,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更富有朝气和创造性。尤其是新课标的教材已在很
6、大程度上克服了旧教材的许多弊端,都很好地体现出了新课程的理念要求,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凭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设计理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在正确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灵活创造地使用教材,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更为有效,使学生学得更加主动轻松,这是落实“三维目标”的有效保证。 3.3在情境创设中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无论哪种教学方法,情境创设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一是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求学意识,开展形成基于问
7、题的任务学习法,教学情境的创设使教学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只重视讲授基础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不完备的教学;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尤其应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或生动的学习环境,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潜能,激活现有的经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与相应的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 3.4在知识应用中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4 在知识应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既要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性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所以教师要精
8、心设计训练题,要注意精练性和典型性,难易程度要适当。基础性应用即与教材上的例题同结构、同难度的模仿性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的新知识;综合性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点的综合,二是本堂课内所学知识与已往已学的相关知识的综合。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及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落实每节课中的教学任务与目标要求。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